返回

2024-10-29

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作者:据《长春日报》 时间:2024-10-29 阅读:191


 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独特价值的深入挖掘和创造性转化,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上的高度自觉与深刻洞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持续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坚守文化之根,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历经沧桑仍坚韧顽强的精神支柱。其所蕴含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不仅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坚实支撑,深刻影响着中国的发展轨迹,更是引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导向,在全球范围内展现出深远的战略意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的重要体现。其独特的价值体系,无论对古代中国还是对当代中国,都产生着深远影响。进入新时代,我们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将中华民族的价值追求、精神内核、政治智慧及历史积淀寓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中,做到尊重历史,尊重传统,尊重文化,充分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赓续中华民族精神,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以此深化与拓展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体系的内涵与外延,为其在中国大地的本土化发展铺设一条坚实而富有滋养的文化路径。这一过程不仅会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也将确保中华民族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指引下,始终保持民族独特性和凝聚力,让优秀传统文化理念历经岁月洗礼继续在新时代熠熠生辉。
 
淬炼文化之魂,弘扬马克思主义真理之道
 
马克思主义唯有植根于中华民族历史文化沃土中,才能枝繁叶茂、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境界。历史与现实充分证明,中华民族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我们党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势必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淬炼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推动传统优秀文化中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创新发展和理念升华,使其更具科学性、时代性和发展性,从而“造就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沃土为基质,滋养马克思主义真理在中华大地生根、开花、结果,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就会让马克思主义展现出更强大、更有说服力的真理力量。
 
创新融合之法,探索人类文明新形态
 
文化强则国运强,文化兴则民族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互融结合要经历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要坚持从实际出发,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引,不断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当前社会正在经历全方位的变革,快速发展的数字信息技术催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新态势。要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代发展、时代价值、时代需求等相协调、相一致、相契合。此外,在构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互融共生的路径上,还应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全人类共同价值的相互贯通视为桥梁,促进多元文明交流互鉴,消解“文明冲突论”的谬误,为探索人类文明新形态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总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融合,不仅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论精髓,更是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深入发展的关键所在。未来,要继续在传承与创新中推动文化事业繁荣发展,不断彰显习近平文化思想独特的理论魅力与实践价值,以习近平文化思想引领新时代文化强国建设,书写中华文明崭新篇章,为世界文化的繁荣发展与多元共生贡献中国智慧与力量。
请选择日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