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25-02-13

《公主岭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获省政府批复实施

作者:宣 时间:2025-02-13 阅读:1318


 近日,记者获悉,《公主岭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经吉林省人民政府批复已获原则性同意。《规划》是指导公主岭市国土空间保护、开发、利用、修复的行动纲领,为公主岭市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开创振兴发展新局面提供有力空间支撑。对此,市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对《规划》的主要内容和特色进行了解读。
一、规划背景
公主岭市地处世界黄金玉米带,吉林省中西部,长春都市圈1小时通勤圈之内,紧邻长春市汽开区、朝阳区、农安县,京哈铁路、哈大高铁、京哈高速公路、长深高速公路、102国道、105省道从本市穿境而过,是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长春市西南门户。2020年6月,经国务院批复同意,公主岭市由四平市代管改为由长春市代管。长春—公主岭同城化(以下简称“长公同城化”)协同发展得到进一步推进,公主岭市综合实力全面跃升,经济总量稳居全省县级单位前列。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依据《吉林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长春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公主岭市人民政府组织编制《公主岭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
二、规划目的:
本规划是为公主岭市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制定的空间发展蓝图,是公主岭市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实施高效能空间治理、促进高质量发展和高品质生活的空间政策,是开展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实施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基本依据,是下层次空间规划的编制依据,是相关专项规划的基础。
三、规划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全面振兴和吉林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紧紧抓住推进东北全面振兴发展的历史机遇,加快融入长春都市圈建设,统筹发展和安全,统筹效率与品质,统筹长远和近期,突出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的底线约束,整体谋划全域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合理配置各类资源和要素,全面提高国土空间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为建设长春都市圈新型中等城市提供资源保障和空间支撑。
四、规划原则:
强化底线思维。筑牢国防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能源安全、产业安全底线。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最严格的节约集约用地制度,坚持耕地保护优先,统筹划定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作为全市调整经济结构、规划产业布局、推进城镇化不可逾越的红线,夯实永续发展的空间基础。
坚持协同融合。持续完善区域融合、城乡融合协同发展机制。推动长春—公主岭区域基础设施、产业布局、公共服务等多维度协同建设,加速完善长公同城化发展进程。全面优化城乡要素流动机制,加大农业农村产业、服务、技术等投入,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以人民为中心。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支撑城市更新行动和乡村建设行动,加快补齐民生短板,提升城乡公共服务水平,增强公共服务设施均衡性和可及性,增强城市综合防灾能力和安全韧性,着力增进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坚持创新共享。加强创新驱动,以吉林长春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以下简称“农高区”)为引领,强化农业科技在生产方式和产品研发中的应用,助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引导区域创新要素高效对接,促进人才流动和科研资源整合,推进创新链和产业链融合布局,形成区域联动、分工协作、协同推进的技术创新体系,促进创新成果共享。
五、规划范围:
本规划包括市域、中心城区两个层次。
市域为公主岭市全部行政辖区,包括10个街道、18个建制镇、2个乡,总面积4140.61平方千米。中心城区包括岭西街道、河北街道、河南街道、东三街道、岭东街道、铁北街道,南崴子街道大榆树村、河北村、鲜丰村,环岭街道火炬村、靠山村、石人村、新桥村、迎新村,苇子沟街道獾子洞村、苇子沟村、向华村、向前村、向阳村、长青村,刘房子街道刘房子村、山前村、施家村、湾沟村、向阳坡村,总面积176.42平方千米。
六、规划期限:
本次规划期限为2021年至2035年,基期年为2020年,近期至2025 年,远景展望到2050年。
请选择日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