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麻雀不怕人
作者:赵世斌 时间:2024-07-18 阅读:272
如今的麻雀不怕人
◇赵世斌
70多年前,我在学龄前就学会了捕捉麻雀的整套技巧:下夹子、打弹弓、下马尾套、拉扑棱杆、掏雀窝……样样在行。当时,人们叫麻雀为“家贼”。由于人雀对立,20多米之外见人就飞。现在可大不一样了,离人2米远也不飞。
每当清晨,推开窗户就传来叽叽喳喳的鸟鸣声。只见麻雀到处欢快地跳跃着,时而低头啄食,时而抬头张望,丝毫没有惧怕人的意思。这一幕让我不禁陷入了沉思,想起了过去那段麻雀与人紧张对立的岁月。
曾几何时,麻雀被列为“四害”之一,遭到大规模的捕杀。那时候,专家认为麻雀偷吃粮食,是农业生产的大敌。于是,一场轰轰烈烈的除“四害”运动展开了,无数的麻雀在这场运动中丧生。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科学研究的深入,人们逐渐认识到麻雀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它们不仅吃粮食,也吃害虫,对于维持生态平衡有着不可忽视的贡献。于是,麻雀从“四害”的名单中被移除。
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生活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城市中的公园绿树成荫,繁花似锦;乡村山川秀美,景色宜人。这样良好的生态环境为麻雀等各种鸟类提供了丰富的食物和安全的栖息之所。
我家住二楼,有一块阳台。每到冬季下大雪,我们就撒些谷粒让麻雀充饥。到了夏天,阳台上的菜地里经常有几只麻雀捉虫觅食,也许它们就是我们冬季曾经喂过的。
麻雀不怕人的现象,不仅仅是因为它们的生存环境得到了改善,更是因为人们的环保意识增强了。人们不再随意捕杀鸟类,而是学会了尊重和保护它们。其实,地球上的每一种生物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它们共同构成了丰富多彩的生态系统。
当我们走在街头巷尾,看到麻雀在我们身边自由飞翔,听到它们欢快的歌声,应该感到欣慰。这是我们共同努力保护环境的成果,也是大自然给予我们的馈赠。
传说,原来老虎与人关系很好,冬季时,虎和人相拥而眠,老虎并不吃人。后来,人嫌找虎取暖太麻烦,产生了杀虎剥皮的动机,老虎从此与人为敌。其实,这种说法并没有科学依据。老虎作为一种野生肉食动物,其天性和本能决定了它们的行为模式。在自然环境中,老虎攻击人类的情况通常是由于它们感到受到威胁、领地被侵犯。
为了让麻雀永远不怕人,为了让我们的地球家园更加美丽宜居,每个人都应该从自身做起,积极践行环保理念。节约每一滴水,珍惜每一张纸,少用一次性塑料制品,多选择绿色出行方式……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行动,汇聚起来就能产生巨大的力量。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让我们共同努力,保护好我们的生态环境,让更多的麻雀,更多的鸟儿,在这片蓝天下自由自在地生活,让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面永远延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