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改革,把地主、富农霸占的土地分给农民,是中国历史上一次翻天覆地的社会变革,它使广大农民群众几千年来首次拥有土地,过上温饱生活,走上幸福之路。怀德县的土地改革是怎样开展的?让我们翻开珍藏在公主岭市档案馆中,当年土改工作队及各区政府撰写的报告、总结、经验及原辽北省委机关报《胜利报》等相关档案资料,解密那些不为人知的往事。
诸多档案资料记载,怀德县的土地改革,于1947年7月开始,到1950年春结束。分为土改试点、老区土改、土地查评、新区土改等四个阶段。1947年7月,开展土改试点。月初,中共辽北省二地委指示:“要在已经解放,并已经建立地方政权的地区,开展土地改革运动。”遵照二地委的指示,中共怀德县委研究决定,先行在六区(毛城子)兴亚村开展土地改革试点,总结经验,指导面上工作。兴亚村有3684户,土地15986.2垧,地主富农较多,雇贫农受剥削严重,易于发动起来搞土改。当月下旬,中共怀德县委副书记吴丕恩带领土改工作队开进六区兴亚村,并以该村周家油坊、梁粉坊、丁家窝堡、十屋4个自然屯为重点。经过1个月时间,把这4个屯的群众发动起来了。8月末,根据中共辽北省二地委“关于深入开展土改的指示”精神,由点到面,在兴亚村全面开展土改。在群众基本发动起来的基础上,土改工作队于9月10日,在该村召开了雇贫农代表大会。会上,由工作队领导进行思想发动,重点进行三个教育,即进行形势教育,讲全国战局,指出国民党必败,共产党必胜,打破代表们的思想顾虑;进行阶级教育,发动积极分子“倒苦水,挖穷根”,提高阶级觉悟;进行政策教育,明确划分阶级和分地的有关政策,消除糊涂观念。然后由重点屯代表控诉地主罪恶,介绍斗争经过,分地经验。代表大会结束后,代表们回到各屯,立即展开工作。首先,组织群众划定阶级。办法是由本人自报家庭经济状况,由大家评定。全村3493户,划分为工人4户;雇农863户,贫农1611户,中农715户,富农177户,地主123户,其中,经营地主10户,小地主61户、中地主34户,大地主18户。阶级划定后,立即成立分地委员会,领导群众分地。以屯为单位,除去中农不动土地外,对应分土地,统一丈量,统一评等,按产量折合,按人数平均,计算出人或户应得的产量和地数,然后让贫雇农群众个人挑,好坏搭配,照顾远近,大家评议。经过反复讨论,群众认可,最后到地里插牌子定案。全村雇贫农2474户,16459人,分得土地15986.2垧;大车248台;马1474头;骡200头;驴459头。分地之后,组织秋收互助组,开展秋收。到9月中旬,兴亚村土改告一段落。在土改运动中,组建了农民协会,选出农会干部162人,有44人脱产参加了土改工作队,有30名青年农民参了军。
1947年8月,开展老区土改。老区,是指1947年5月,东北民主联军发动怀德战役时解放的地区。因为它先行解放,故称老区。包括一区(怀德)、二区(大岭)、三区(黑林子)、四区(秦家屯)、五区(杨大城子)、六区(毛城子)、七区(黄花)、八区(双城堡)。当时,因土改干部不足,只在三至八区开展。由怀德县干部、辽北省二地委党校派来的干部,辽北省长岭、大安县及黑龙江省调入的干部,组成土改工作队,进入上述各区。他们住在劳而又苦的雇贫农家,在工作中注意发现和培养积极分子,由区村组织培训,提高他们的阶级觉悟,明确土改的重大意义。工作队还配合区、村政府,向群众宣传《中国土地法大纲》和1933年中央两个文件,即《怎样分析阶级》、《关于土地斗争中一些问题的决定》精神。通过发动群众,他们翻身求解放的热情普遍高涨。一时,农村到处唱起了“大风吹散了满天云,咱们村里来了八路军,清算了恶霸大地主,穷棒子哥们这才翻了身……”等歌曲,表达了广大翻身农民的喜悦心情。
群众发动起来后,各村纷纷成立农民协会。之后,开始划定阶级。当时划定阶级的政策依据是《中国土地法大纲》和1933年中央的两个文件及《东北中央局告农民书》。有的地主、富农将一些值钱的东西藏匿起来,拒不坦白。在这种情况下,农会就组织群众到地主家进一步搜查。许多妇女、儿童也踊跃参加了斗争。据馆藏的当时辽北省委机关报《胜利报》1948年2月30日载:“五区杨大城子百余名妇女在该村妇女会长石景枝带领下,在一户地主家搜查出银镯子6副,金戒指3只,金耳环3副,银元78块,包袱18个,大米1袋,衣服236件,大布19疋,被子40床,毯子25条,杂粮15石和其他大批物资。”
各区也都举办了训练班或召开雇贫农代表会议,纠正了土地改革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明确了土地改革的方针政策、方法步骤,培养了积极分子,推动了全县土改的深入开展。有的区在分地时,将地块分成十几等或二十几等,好坏搭配。这样分得就较为公平合理。有的区土地没有计等,按人口均摊,土地有好有坏,导致了1948年秋的土地调补(亦称“抽肥补瘦” )。
土地改革运动,是广大劳苦农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对封建阶级几千年来主要的生产资料——土地的剥夺,必然遭到地主阶级的拼死反抗。老区土改期间,地主阶级与土匪武装勾结,洗劫农会,杀害干部群众,抢劫财物。据档案资料统计,在此期间,有37股土匪武装洗劫区、村政权42次,有12个农会在地主武装、土匪的胁迫下叛变投敌,有67名区、村、农会干部被枪杀。中共怀德县委、县民主政府带领6个区的干部群众,对地主武装和土匪的骚扰以坚决的还击。各区组成联防队,在辽北二分区第十八团、蒙古骑兵团及县大队、县公安队、区中队武装的协同下,沉重地打击了地主阶级的武装挑衅,保证了土地改革的进行。
1948年3月,怀德县老区的土改工作胜利结束。
1948年8月20日,开展土地查评。土地查评,就是查出黑地,公平合理地负担公粮,支援解放战争。当日,中共怀德县委召开各区书记、区长会议,传达贯彻中共辽北省二地委的有关指示,具体部署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土地查评工作。
9月1日,中共怀德县委在黑林子召开会议,将土地查评由点扩展到面,点面结合。组织原来生产中的劳模、积极分子、正派雇贫农代表,成立帮查队,到点上参观学习,开展查评工作。全面的查评工作由工作队和各区委分片掌握,加强领导。在半老区整顿干部关系,揭露假分地等问题,但不能重分重计,以免转移工作中心,引起社会波动。在面上的工作全面开展后,县委又对查评工作进行了全面的检查,以确保这项工作顺利进行。通过评查,全县共查出黑地50147垧。此项工作于9月下旬圆满结束。
1948年10月23日,开展新区土改。新区是指1948年秋,东北野战军围困长春时新解放的地区。有九区(凤响)、十区(陶家屯)、十一区(朝阳坡)。老区中没有参加土改的一区(怀德)、二区(大岭)及前次土改不彻底的三区(黑林子)也参加了新区土改。
这次土改是在长春、沈阳相继解放的伟大胜利中进行的。干部群众的思想情绪发生了很大变化。群众怕国民党卷土重来的思想没有了,广大农民特别是雇贫农对土地的要求尤为迫切。
为了加强对土改工作的领导,中共怀德县县委成立了临时工作委员会,参加这次土改的干部共计182人,另从10个区抽调出在查评中涌现出来的积极分子78人参加。
1949年9月,根据中共吉林省委召开的全省县委书记会议的部署,全县新区继续土改。主要是解决土改中出现的土地分配不合理等问题。到1950年2月,怀德县的土地改革运动彻底结束。
怀德县广大农民在土地改革中得到了锻炼。据1950年初统计,仅二区(大岭)、三区(黑林子)、七区(范家屯)、九区(凤响)、十区(陶家屯)、十一区(朝阳坡)几个区中,就有233人加入共青团,440人加入中国共产党。1949年,全县有1838名青年参军参战,支援全国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