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中共中央东北局社会部曾在公主岭设立一个秘密情报站。这个情报站的地下工作人员,活动在长春国民党军内部及社会层面,获取了大量情报,为解放长春做出了重要贡献。时隔60余年后,让我们揭开公主岭情报站的神秘面纱,了解党的地下工作者的一些秘闻。
1948年6月,东北人民解放军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对长春国民党军队实行“久困长围”的指示,完成了对长春国民党军队的包围,采取“政治围困、经济封锁、军事围打”的策略,迫使国民党军队投降。
为了配合东北人民解放军解放长春,东北局社会部委派原郑家屯(双辽市)情报站站长迟镜川带领张大开、边成达、路平芝和刘中石等精明、干炼、富有情报工作经验的地下尖兵、虎穴英雄,于同年3月到公主岭设立情报站,迟境川任站长兼公主岭公安局代局长。公主岭情报站受东北局社会部和公主岭公安局双重领导,以东北局社会部领导为主。
公主岭情报站在长春建有实力雄厚、纵横交错的情报网络。此前,东北局社会部已向长春派入地下工作者30余人,设立代号为A、B、C、D、E5个情报组,后移交给公主岭情报站指挥。交通员主要有史维国等人。史维国公开身份是长春火车站工人,家住公主岭,借通勤之机,转达情报站指令,上传各情报组搜集到的情报信息。同年8月,公主岭情报站又向长春派入地下工作人员胡成梁等40多人。情报站还在长春发展情报员40余人。当时,在人民解放军的重重围困下,国民党军队时有投诚或出逃者。公主岭情报站对投诚或逃出被抓获者,宣传教育,其中部分人员成为我军的情报人员。到同年9月,长春情报员队伍已发展到近200人,遍布各个领域。
侦查敌情,是公主岭情报站的主要任务。情报站指挥地下工作人员和情报员,通过各种渠道和手段,搜集国民党军城防设施、部防、粮食供给、军心情况等,如明暗地堡位置数量、设防军队番号、人数、武器装备、空投粮食数量等。除此,还重点搜集敌军的高层机密。他们派人打入国民党军内部发展情报员。路驰是国民党军官学校毕业生,在国民党六十一军作战科任副科长。通过亲友,地下工作人员与其结交,发展为情报员。通过路驰不仅可以出入国民党军警设立的卡哨,还搜集到一些重要军事情报。同年9月,路驰获悉,国民党南京国防部制定长春守敌突围行动计划,命令东北“剿总”司令部指挥长春守军新七军,以“抢秋”为掩护,放弃长春,走辉南,过通化,与抚顺之军汇合。公主岭情报站及时将这一情报报给我军指挥机关。对这一情报的真实性,情报站和指挥机关从东北局社会部直接领导的黄潮情报组获取的情报中得到印证。我军高度重视,事先周密部署,国民党守军的行动计划未能实施。打入守军内部的情报员还侦查得知,同年9月15日,蒋介石曾给新七军军长郑洞国、六十军军长曾泽生及军长李鸿3人手令,命他们即刻撤出长春。1948年6月到10月,公主岭情报站共搜集各种情报624份,其中重要军事情报12份。公主岭情报站办有《简况简报》,边成达任主编,一天出版1期,一共出版了140余期,由交通员坐马车,经由四平、八面城,到陶赖昭上火车,送到哈尔滨东北局社会部。
策反瓦解国民党守军,是公主岭情报站的另一项任务。他们派人打入守军内部,利用矛盾,分化瓦解,策划守军起义。国民党六十军连长王阁臣,是公主岭王棚铺人,地下工作人员做通了他的思想工作,答应起义,并向公主岭情报站提供了六十军编制、人员及行动情报;配合地下工作人员做六十军中下级军官的策反工作,为六十军的起义,起到了一定作用。
公主岭情报站还根据 “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的原则,布置地工人员,不失时机地向敌人开展政治攻势。采取隐蔽形式或公开身份,同守军官吏谈话,撒传单,大力宣传我党我军的政策。
1948年10月17日,国民党六十军临阵起义。
10月19日,新七军及第一兵团直属部队被迫投诚。至此,长春和平解放,公主岭情报站完成了历史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