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公主岭市互联网信息中心
总第2526期
手机看报
鲜食玉米鼓足村民钱袋子 永发乡政企协同奏响增收乐章
新闻作者: 孙鑫璐  发布时间:2025年08月21日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鲜食玉米鼓足村民钱袋子
永发乡政企协同奏响增收乐章

本报讯(记者 孙鑫璐)永发乡党委把农民增收作为乡村振兴的“必答题”,在推广农业技术、盘活庭院与棚膜经济之余,主动牵线域内企业,让丰收的“金穗穗”变成村民口袋里的“钱串串”。

走进麦秀年食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机器轰鸣,鲜食玉米加工流水线高效运转。行政经理曲辉说:“今年500公顷的种植面积,让鲜食玉米产能突破2000万穗,采收季每天得招350名工人,周边村民一呼百应。” 这些工人大多来自永发乡各村组,采收季50天左右的工期里,日薪130~150元稳稳到手。从原料扒皮去苞叶,到清洗、真空包装、高温杀菌,标准化生产流程保障了鲜食玉米的品质,也让村民从“田间客”变成“车间工”,深度参与产业分工。

乡人大主席李德华坦言,乡党委就是村民与企业的“传声筒”,把企业的用工需求精准送到各村。如今,域内企业用工超500人,人均月工资4000元以上,“家门口就业”不再是奢望。麦秀年作为国内首家具备独立育种能力的真空鲜食玉米加工企业,带着ISO9001、绿色食品认证的“底气”,让村民在采收季的忙碌中,既能收获工钱,又能学到产业技能。

采收季,麦秀年的玉米种植基地里成熟的鲜食玉米被有序送往车间;生产车间内,村民们熟练操作设备,将玉米变身畅销产品。这一田一车间的联动,让永发乡鲜食玉米产业闭环越扣越紧。而乡党委的“助攻”,让企业产能释放与村民增收实现“双向奔赴”——企业订单不愁,村民钱包渐鼓。

当鲜食玉米的清香漫过永发乡的田野与车间,政企协同的增收故事,正为乡村振兴写下生动注脚,让这片土地的丰收,既有产业的厚度,更有民生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