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 强化城市精细化管理
作者: 杨孝天 时间:2025-05-01 阅读:122
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
本报讯(记者 杨孝天)城市之美,在于精雕细琢;治理之效,见于民生细节。今年以来,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聚焦城市管理难点、痛点,扎实开展环境卫生提标、市容秩序规范、交通环境优化、绿化品质升级四个专项行动,不断深化城市环境综合整治。
环境卫生提标:擦亮城市底色 让“洁净”成为常态
环境卫生是城市文明的第一张名片。针对冬季垃圾积存“盲区”死角“顽疾”,打响“越冬垃圾歼灭战”。年初以来,累计出动环卫工人850余人(次)、清运车辆160余台(次),清理老旧小区、铁路沿线等重点区域积存垃圾220余吨,实现“发现一处、清理一处、长效管护一处”。
在背街小巷治理中,推行“四定三增”工作法(定人、定岗、定责、定时,增频次、增标准、增覆盖)。针对市民反映强烈的部分巷道垃圾清运不及时问题,将机械化清扫频次由每日1次提升至2次,人工保洁时间延长至2小时。同时,增设分类垃圾桶、改造老旧垃圾站、推广“撤桶并点”模式,逐步构建“收集—运输—处置”全链条闭环体系。如今,城区主次干道机械化清扫率达100%,背街小巷洁净度同比提升35%。
市容秩序规范:疏堵结合破难题 让“烟火气”更文明
占道经营、乱摆乱放是困扰城市管理的“老大难”。该局坚持“服务为先、规范为本、执法兜底”原则,开展“市容秩序攻坚”行动。一方面,对吴小铺市场、岭西农贸市场等重点区域实施“一区一策”改造,通过设置临时疏导点、划定经营黄线、统一摊车样式,引导流动摊贩规范经营;另一方面,与市场监管、公安等部门联合执法,拆除违规占道亭棚、清理占道堆放物、立案查处屡教不改商户,形成“教育—整改—处罚”的阶梯化管理机制。
针对吴小铺市场亭棚占道问题,创新采用“三书一谈”工作法:先发放《温馨告知书》宣传政策,再下达《限期整改通知书》明确要求,对拒不配合者送达《强制拆除决定书》,同时组织商户代表座谈倾听诉求,最终72户占道亭棚全部平稳拆除。市场经营户李彩霞感慨:“以前挤在路边,今天一个地儿明天又换个地儿,回头客都找不到。现在搬到规范区,客流量更稳定了!”
交通秩序优化:还路于民保畅通,让“规矩”浸润出行
停车难、乱停车是城市治理的共性难题。该局以“科学规划+智慧管理+严格执法”组合拳破解困局。一方面,对城区主次干道、商业街区停车泊位开展“体检”,重新施划模糊标线、增设禁停标志牌、在校园和医院周边新增车位,并开展清障行动,集中整治私设地锁、杂物占位等侵占公共资源现象,最大限度“还位于民”。在站前小学附近开便利店的王毅表示:“现在执法人员每天巡查,顾客停车方便多了!”通过疏堵结合,城区道路通行效率显著提高。
从“治脏”到“治乱”,从“管城”到“营城”,城管执法局以综合整治行动为抓手,推动城市管理向精细化、人性化迈进。在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上,一幅“整洁有序、生态宜居、文明和谐”的城市新画卷正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