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25-03-27

探寻梅庵琴派之源 邂逅梅庵派古琴雅韵

作者:于慧琦 时间:2025-03-27 阅读:177


 探寻梅庵琴派之源 邂逅梅庵派古琴雅韵
本报记者 于慧琦

当历史的车轮缓缓碾过岁月的辙痕,古老的琴音悠悠飘荡至今。梅庵琴派,作为琴学流派中的一支劲旅,以其别具一格的演奏风格和传承理念,在琴文化的舞台上独树一帜。它宛如一部生动的乐章,每一个音符都跳跃着千年的智慧与情感。近日,记者走进市梅庵古琴社,探寻梅庵琴派之源,邂逅梅庵派古琴雅韵。
梅庵古琴社坐落在岭西文华园东门,环境清幽,仿佛与外界的喧嚣隔绝,为古琴艺术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一方净土。走进古琴社,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古色古香的装饰风格,木质的门窗、雕花的屏风,处处散发着浓厚的古典气息,仿佛瞬间将人拉回到那个琴音袅袅的时代。
梅庵派古琴艺术历史悠久,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一部鲜活的历史与文化教材。它源于山东诸城,因其祖师王燕卿授琴于南京高师之“梅庵”故址而得名。王燕卿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进入高等学府传授古琴艺术的琴家。在南京时他的艺术与理论已趋于成熟,逐渐形成了梅庵琴派。20世纪50年代第二代传承人徐立孙的学生吴宗汉将梅庵琴派传入中国香港,60年代传入中国台湾,并成为当地最早进入高校的古琴家。20世纪早期,梅庵琴派一度是人数最多、影响最广的古琴流派。作为古琴艺术的重要流派之一,有着独特的演奏风格。其指法细腻精妙,节奏疏密相间,音韵古朴醇厚,既蕴含着江南水乡的温婉柔情,又不失文人雅士的清逸超脱。梅庵古琴社作为梅庵琴派传承的重要阵地,肩负着延续这一独特琴艺的重任。2021年4月梅庵古琴艺术被列为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在古琴社内,记者见到了资深的琴艺传承者李莉明。李莉明从事古琴教学与研究已有10年之久。她介绍:“梅庵琴派的传承,不仅是技艺的传授,更是文化精神的延续。我们通过口传心授的方式,将每一个指法、每一段旋律所蕴含的情感与意境传递给下一代,相信在古琴社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下,梅庵琴派这一古老的艺术形式将在现代社会中继续传承与发展,为中华文化的繁荣增添一抹亮丽的色彩。”
李莉明现场演绎经典曲目《长门怨》。七弦灵动,清音悠悠流转,将梅庵琴派“流畅如歌,绮丽缠绵”的独特韵味展现得淋漓尽致。李莉明还细致地示范右手“勾”“挑”指法和左手按弦技巧,并介绍古琴特有的减字谱。对曲意的深刻讲解,揭示了琴曲中历史故事,令人沉醉其中。
比巷子更悠长的是琴声,比琴声更铿然的是坚守与传承。梅庵古琴艺术是一张历史文化名片,值得我们去追寻去解读。
请选择日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