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一步提升服务效能
作者:马溪若 于昕玉 时间:2025-01-09 阅读:133
河北街道:
本报讯(记者 马溪若)2024年12月23日~25日,河北街道举办政务业务培训,进一步提升社区服务效能。
培训内容涵盖民政、医保、社保、残联事务以及计划生育等多个领域的政策解读与工作实务操作,街道服务中心各业务窗口经办人员担任讲师。民政业务培训中,讲师详细讲解了低保、特困人员救助供养、临时救助等政策的申请条件、审核流程与动态管理要求,确保社区工作人员能够精准识别困难群众,及时给予帮扶救助;医保业务培训中,讲师重点聚焦居民医保参保缴费、医保待遇报销、医疗救助等政策要点,结合实际案例,帮助工作人员熟悉业务办理流程,提高医保服务效率;社保业务培训方面,讲师围绕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等政策法规及参保登记、待遇申领等业务操作展开,深入解读“4050”人员就业帮扶政策与申报流程,以及如何为就业困难人员提供精准就业援助与创业扶持服务;在残联业务培训环节,讲师详细介绍了残疾证办理流程、残疾儿童康复救助、残疾人两项补贴等惠残政策;计划生育业务培训方面,围绕最新生育政策法规、优生优育服务、计生家庭奖励扶助等内容展开。
培训中,社区工作人员认真聆听、积极提问、热烈讨论。他们纷纷表示,此次培训内容充实、实用性强,为今后更好服务居民提供了有力支持与保障。
另讯(记者 于昕玉)河北街道农场社区多途径发力,全面普及医保政策,确保辖区居民应保尽保。
“私人订制”式宣讲政策
社区网格长、网格员化身“宣传员”,深入各单元楼,逐一敲响居民家门,针对不同年龄段、不同文化程度居民,开启“私人订制”式宣传讲解,将复杂条款拆解为通俗易懂的生活实例,确保每户居民清晰把握医保政策脉搏,不错过任何一项福利。
“微宣讲”融入居民日常
党群服务站、幸福食堂、幸福学堂成为医保宣传的前沿阵地。居民在办理事务、享受美食、参与学习间隙,顺手接过工作人员递来的宣传手册,耳畔响起几句简明扼要的政策解读。这些场所仿若知识的“补给站”,不经意间,医保资讯悄然融入居民日常生活。
“传帮带”邻里互助氛围浓
将医保惠民政策传递给老年大学、舞蹈队、秧歌队等社团骨干,活动间隙他们经常围坐一起,分享医保心得。同时,鼓励他们把政策传递给周围朋友家人,形成社区互助参保的温馨风气。
走访商户答疑解惑
在日常走访工商户的同时,将医保宣传册、“明白卡”送到他们手中,详细讲解医保对个体经营者的保障优势,从门诊报销到住院减负,一一答疑解惑。
“深解读”专业剖析细则
邀请医保局相关工作者和业内精英,结合本地实际案例开展医保专题讲座,抽丝剥茧般剖析政策细则,并现场解答居民疑问。
搭乘“便民专列”进万家
携手快递驿站与美团、饿了么外卖等,将医保政策设计成精美的宣传单随包裹、餐食飞奔而出,搭乘快递小哥、外卖骑手的“便民专列”,精准投递到居民手中。一时间,医保知识突破社区围墙,伴随日常收寄、点餐瞬间抵达千家万户,极大地拓宽了宣传辐射半径。
“声环绕”播放入人心
在小区出入口、休闲广场、商业集中区等重点区域,将多段精心录制的医保宣传音频通过音响分时段循环“播报”。宣传音频内容丰富、节奏明快、语音清晰,将关键政策信息“揉”进居民的散步、出行时光。
“以前只知道医保能报销,现在通过社区耐心讲解、面对面宣传,让我对这一惠民政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一定按时参保。”居民张保全的一番话,道出了众人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