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24-11-14

菜窖往事

作者:朱乃波 时间:2024-11-14 阅读:414


 菜窖往事
 
◇朱乃波
时至秋季,我来到早市,看到路边出售的大白菜,不由得想起了小时候的冬储白菜,想起了那远去了的菜窖,想起了那艰苦的岁月……
上世纪60、70年代出生的人,小时候冬天根本见不到新鲜蔬菜,漫长的冬季,大多数人家只有白菜、酸菜、萝卜和土豆,人们就想方设法把这些菜保存时间延长一些。我们的祖先在艰难的冬季生活中总结出经验,创造了挖菜窖储存蔬菜的方式,一辈辈沿用下来。那个年代,许多人家都挖菜窖,分布在房前屋后,院中或地边,成了一道道靓丽的风景。
挖菜窖要先选好地方,多选在房前屋后通风向阳方便存取之处,窖的大小,根据菜的多少来定。菜窖大多是三米长,两米宽,深两米左右。
我在十几岁时,曾经和父亲一起挖过菜窖,在房前的菜园里先量好长宽,划上线,用平板锹往下挖。挖好之后在窖口横放上几根粗木头,再竖着放些木棍。然后,一捆一捆的摆上高粱秆或者玉米秆,留出窖口和通风口,再盖上厚厚的一层土。这个菜窖就挖成了。菜窖挖好以后要敞开窖门和通风口,放出里面的潮气。
白菜收获以后要掰去老帮和黄叶,用刀削去须根,晾晒几天,然后把白菜码成堆。立冬之前选个好天气,就可以把白菜下窖了。
白菜下窖之前,我从木梯下去,把摆放白菜的地方铺上木板和木棍防潮,然后爸爸在上面用土篮装上白菜拴上麻绳,一筐一筐的将白菜吊到窖里,我和母亲摆放。先靠菜窖墙摆放一层白菜,根儿向里,然后在白菜上横放上几根高粱秆儿,以利通风透气。摆第二层时,白菜根向外,再放上几根高粱秆,这样依次摆放就可以了。白菜刚入窖要敞开门通风,上冻以后再盖也不迟。上冻了,中午时也要经常打开窖门通风。入窖以后,隔半个月左右还要倒一次窖,用剪子剪掉白菜腐败的菜叶和菜帮,然后重新摆放一次,以利于长期保存。大萝卜、胡萝卜放在窖里,要用土埋上,以防止水分蒸发,糠芯儿。储存土豆,大多数人家是在厨房柴堆下面挖个小窖。土豆入窖后,上面铺上板,取用方便。
挖菜窖偶然会有意外的惊喜。在我们家乡小镇街道的北侧,有个老烧锅的遗址,后来都盖上了民房。一年秋天,有一家请了三个人帮忙挖菜窖,挖到两米来深时,一个姓王的中年人,一锹下去,只听“当”的一声,碰到了一个硬东西,挖出来一看,是个大坛子,打开盖,里面摆放着一坛银元宝,共有12块,每人分了几块。后来公社知道了此事,将元宝收缴,每块银元给了20元钱。
我们邻队有个姓徐的人家,在房后挖了一个菜窖,他家养了几头猪,有一头老母猪,那时猪都散养。有一天,这头老母猪失踪了,这家人找了一天也没找到。那几天的天气很好,菜窖门也没关,晚上气温下降,家里人去关窖门时,听见窖里有动静,拿着手电往里一照,正是他家的那头老母猪在里面,男主人下窖一看,只见老母猪把白菜垛拱倒了,正在那里大吃大嚼。家里找了几个人把猪绑上,费了好大力气,才把猪拽上来。这件事儿在当时成了一个趣闻。
在1970年的冬天,我和小伙伴们在小刚家附近捉迷藏,他家房后有一个很大的菜窖,北面有个柴垛,小刚要往柴垛旁边藏,经过菜窖时,他隐隐约约的听见菜窖里有人说话,他以为是有人来偷菜,就跑到家里告诉了父亲。小刚的爸爸来到了菜窖口,喊道:“谁在下面,出来!”不一会儿,顺着梯子出来一男一女两个年轻人,小伙子尴尬地说:“我们在下面说说话,不是偷菜。”我们仔细一看,这俩人原来是本村的,两个人正在谈恋爱,冬天没有合适的地方,就到菜窖里来了。小刚的爸爸笑着让他们走了。在那个年代,农村冬天吃菜困难,谈恋爱找个适当的地方也很困难。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老百姓现在的日子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啊,时令蔬菜应有尽有,四季不断。现在农村已经没有人挖菜窖了,菜窖和那些石碾、石磨一样,已成为沧桑历史的见证。菜窖将留在人们的记忆里!
请选择日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