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24-11-07

家的味道

作者:刘亚仙 时间:2024-11-07 阅读:1232


 家的味道
 
◇刘亚仙
十月最后一天,还是阳光明媚,微风拂面,温暖如春,我和爱人吃完早饭开始腌酸菜。每道工序我都精心操作,爱人再用适量盐揉搓酸菜丝、加高度白酒,他装瓶我切丝,切着切着,童年的记忆不由自主在脑海中浮现......
那是点着煤油灯的夜晚,妈妈从直径约两尺、高三尺开外的大缸里捞出好多棵酸菜说:“明天咱家杀年猪,请邻居们来吃血肠猪肉烩酸菜。”那太好啦,我开心得合不拢嘴。妈妈用手挤出水分,开始片酸菜,之后边跟我聊天边切细丝,把第一棵酸菜切到最后的酸菜心给我吃,妈妈很熟练,不看刀只高兴地看着我,好细的酸菜丝呀,我说:“妈妈你咋做到的?”妈妈认真地告诉我:“熟能生巧!你长大了就会切了,切得会比我好的。”妈妈满怀希望的眼神至今还记得......
温暖的热炕,让玩耍了一天的弟弟妹妹们很快进入了梦乡。可妈妈还在默默地劳作着,只为我们能吃上那顿盼了半年多的、十里飘香的血肠猪肉烩酸菜。
早晨的阳光一点点地融化了玻璃窗上的冰花,家家户户炊烟袅袅,门前的树挂也造型各异,寒风呼啸,邻居们个个穿得厚厚的,早早地陆续来到我家,鸡鸭鹅也探出头冲经过的人们打着招呼,热炕头、泥火盆,爸妈都准备好了,热闹的人群把小院杀猪的地方围了起来,看着猪肉一块一块地切下来,时不时地你一句我一句地聊着,时而哈哈大笑起来,满脸洋溢着丰收后的喜悦。又过了一个多小时,一大锅血肠猪肉烩酸菜做好了,热气腾腾一盘一盘地上桌了。大人们举杯换盏,相谈甚欢。小朋友们也坐一桌,一块肉吃到嘴里,不约而同地喊:“香、真香啊!”吃完吧嗒两下嘴。
妈妈白天去生产队干活挣工分,就连到地头歇会儿的工夫,都不闲着,经常拿着小棉袄、夹着小鞋底缝补。那时候一家八口人,虽说生活较为艰难,过冬只能腌酸菜、储存土豆、白菜等,可逢年过节那叫一个热闹。过年了,奶奶蒸大白面馒头,用红纸泡点水,再用筷子沾水点在馒头最上面的中间位置,留下一个圆圆的红点,还告诉我们不要动,那是给老祖宗的。妈妈一刻也闲不着,先准备供菜,之后又给家人做了两个带猪肉的菜,年三十晚上,用小半年攒下来的白面,包了两大盖帘猪肉酸菜馅饺子,妈妈这边煮饺子,爸爸在院子里生篝火、放鞭炮,望着天空,嘴里还念叨着,八方财神来我家,祝福平安,祈福明年风调雨顺!煮熟的饺子皮薄滑嫩,馅大多汁,香味四溢,孩子们吃到嘴里,那香味仿佛渐渐地又飘向了寒冷的夜空。
妈妈刚收拾完,紧接着贪一夜黑,为我缝上新花袄,只为了我能够在大年初一穿上。在煤油灯下,她时不时地眯着眼睛,又揉揉,妈妈眼睛不好,由于眼镜使用年头多了,镜片刮花,我守在妈妈身旁陪着她,不知不觉睡着了,这就是她的动力吧。天亮了,妈妈抚摸着我的手叫我:“,大姑娘醒醒,快试试吧。”我美滋滋地穿上新衣服,妈妈给我扎了两个小辫子,还系上新的粉色打着蝴蝶结的绫子。“好看好看”,边说边急着往新花袄兜里揣糖块,叫上弟弟妹妹一起和我跑出家门,跟着邻居家的小朋友,在院子里堆雪人、打雪仗,撒起欢儿来......
平日里也不乏欢笑声,尤其争着要东西时。“那是奶奶给我的!”小妹妹的声音最亮。奶奶常领着我和弟弟妹妹五个孩子,在屯子里走东串西的,奶奶人缘很好,去谁家都给我们吃的,有用火盆烧的土豆,偶尔还有鸡蛋,有地里的甜秆、西红柿等。
一家之主的爸爸很孝顺,他冬天常当车夫,去城里拉脚,经常自己在兜里揣个玉米面的大饼子充饥,回来给奶奶买些面包、炉果啥的,怕孩子们吃,常常放在一个小篮子里,挂在窗户框上面的钉子上。奶奶疼我,虽然我是老大,可没少给我好吃的,说我太瘦了,补补,经常晚上趁着弟弟妹妹们睡着了,塞到我手里,我一直是挨着奶奶睡的,跟奶奶的感情很深,直到今天奶奶一直在我心里......
爸爸很要强,瘦瘦的又比较矮,可骨子里有一种倔强,眼神中有一种刚毅,常常在不知不觉中,超过田地里一起劳作的人们,第一个到地头。在家院子里常偷偷地种些各种菜籽,夏天,常常吸引三五成群的蝴蝶、蜻蜓飞来飞去,抓蝴蝶、粘蜻蜓是我和弟弟妹妹的乐趣。爸爸在队里当过会计,会算账好像还会经营,东躲西藏地卖了菜籽有了些积蓄,在那吃大锅饭的年代里,卖东西那叫投机倒把,搞不好抓典型要被批斗的,爸爸很幸运也很机智,都躲过去了。听妈妈说,我出生时爸爸都不在家,后来才理解有时到过年了爸爸为啥还没回来,他去通榆、内蒙古等地倒卖牛马挣钱去了。
上世纪的八十年代初,我家成了屯子里人人羡慕的万元户!有为爸爸聪明又要强的那股劲儿自豪过,自己也努力地学习着,没过几年,我也没让爸妈失望,成为十里八村仅有的大学生。爸妈因我而骄傲,每每别人提起我时,爸妈的脸上都洋溢着藏不住的骄傲和满足!近半个世纪过去了,见证了春夏秋冬的周而复始,经历了煤油灯下的严寒酷暑,重新定义了幸福的含义,领悟了平安健康的重要和家有老爸老妈的意义所在!
童年的记忆,仿佛就在昨天,蓝天白云下的两间半土坯房,是爸妈用一块块土坯垒起来的,能遮风挡雨,是家的脊梁。还有去上学的必经之地,那是渴了可以喝一口的清澈小河,河北沿儿就是好大一片绿草地,那里是猪、马、牛、羊的乐园,我也和奶奶常去那里放猪,还和小朋友们在河边撩水玩,常听着大人讲忆苦思甜的故事,唱着学习雷锋好榜样的歌,一幅美丽的长长画卷,在脑海中一页一页地展开......
那时,日子困难,笑容灿烂,每天无忧无虑,幸福满满,淳朴善良好客的家乡人爱吃的酸菜,仍然回味无穷。妈妈至今还保留每年腌酸菜的习俗,这也许就是东北人独有的情怀吧!弟弟妹妹也都继承了爸妈勤劳能干的优良品质,靠双手致富,卖菜、种植大棚葡萄,发展绿色田园经济,紧跟新农村建设的步伐,靠引进新品种、新技术,走乡村振兴之路。住上宽敞明亮的大砖瓦房,房顶还喷上了天蓝色的油漆,屋里有自来水,有暖气,有网络,门前就是村村通的水泥路,路两侧的树木花卉也是专人打理。路灯下,卖菜来回的小汽车不停地驶过,就连孩子们上学也是在家门口有校车接送,孩子们穿校服上学,新衣服都穿不过来,屯里的乡亲们过上了小康生活。两个弟弟家还在延续着杀年猪、做血肠猪肉烩酸菜的习俗,找亲戚和附近的邻居来吃,两三大桌,全猪宴,这就是家的味道,手足亲情的感觉,朴素的风土人情。
如今到处是琳琅满目的商品,大米白面是家常便饭,货架上酸菜丝、酸菜馅、各种蔬菜水果应有尽有,可很难吃出那种嘎嘎香的老味道了。感恩老天的馈赠,我有知疼知热的爱人陪伴,有个独立自强、做事严谨、让我放心的儿子常回来看看,我是幸运的更是幸福的!儿子爱吃那酸溜溜、浓郁的猪肉酸菜馅饺子,里面有家的味道,更有亲情的味道、幸福的味道!
请选择日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