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24-10-17

黑土粮仓

作者:高于飞 时间:2024-10-17 阅读:313


 黑土粮仓
 
◇高于飞

 
黑黝黝的土地上,漫山遍野的玉米,一望无垠,似一幅金色的画卷,这就是我的家乡,东北大平原!
太爷爷、爷爷挑着挑儿,闯关东来到这片土地,太爷爷铲出一捧土,黑黝黝的,用手在掌心捻了捻,露出满意的笑容,他望着这片黝黑的土地和旁边的小河,仰天长叹,土地爷!闯关东的爷们儿来了!
这片黑土地接纳了他们,他们用仅有的力气和信心在这片广袤的大地上开始讨生活。把南方老家带过来的玉米种子撒到了黑土地上,开了一片又一片荒地,用附近清澈的河水浇灌着他们的希望,汗水换来了丰硕的成果——丰收的年景。
茅草屋变成了泥草房,有了篱笆院儿,有了左邻右舍,有了黄昏后孩子们的嬉闹,有了庄户人家日出而耕、日落而息的农耕生活儿。
布谷鸟叫的季节,长大成年的爷爷有人提亲,彩礼是五斗玉米、20尺蓝粗布、一个木头箱子柜!这在那个年代彩礼不菲,但是,太爷爷拿得出来,他们有肥沃的黑土地,有好年景丰收的玉米。
对方也是闯关东的人,媒人说他们暗暗观察了好多年了,认准太爷爷他们是纯朴能干的人家,每年开荒种地,一年比一年多,玉米地里别人家铲两遍,他就铲三遍,干净得连根草都没有,到秋天玉米堆比谁家都大,金灿灿的,这样的庄户人家勤快,靠得住!
小山似的玉米堆成了太爷爷、爷爷身份的象征,成了人们敬仰的标杆儿!
爷爷用五斗玉米娶了奶奶,家里更增添了人气,每一年产的玉米都让人羡慕,这片黑土地上的泥草房充满了生机,欢歌笑语!
每一年都可以用金灿灿的玉米换回一些细粮——大米、白面之类的。最让人激动的是有一年,用玉米换回了一匹马,这是全家最大的家底儿,后来,又用玉米换来了胶皮大车,这也是方圆几十里地都少见的。
这片黑土地更是用金色的玉米、溢满的粮仓回馈给他们!
爷爷没有辜负太爷爷的期望,黑土地上他勤劳的身影换来了丰硕的成果,高耸的玉米堆是最好的象征,这片黑土地养育了一大家子人,也带来了生活的富足。玉米给东北平原这个普通的庄稼院带来了一个家族的繁衍生息和丰收的喜悦。
八十年代是个令所有庄稼院沸腾的时刻,生产队的大片土地分到了每家每户,爷爷的开荒占草精神同样传给了父亲,在这片黑土地上,父亲坚实的臂膀担起一大家子的生计。金色的玉米也成为一大家子的祈盼。
种庄稼是父亲最拿手的,他也成为村子里种地最多的大户。春天,父亲早早地就去四面八方打听、比较,选好玉米种子,因为,村子里多数人家都在以他为标杆儿,他选啥种子,别人就选啥,所以,在这件事上,父亲从来不马虎,他知道自己身后有一种无形的期盼和信任,也是整个庄户人家的寄望!
春天趟开黑黝黝的第一犁土的时候,父亲会在土地庙前摆上供桌,插上三炷香,默念他的愿望。他也喝上一次开犁酒,这种仪式每年是必须有的。
他感恩于这片黑土地,他也没有让黑土地失望,这片养育他的土地让他敬仰,每一年都把发好的土粪撒到自家的每一片地,嘴里不停地窃窃私语:“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
秋天,总会是充满收获的季节,父亲的汗水换来的是满院子的玉米,成熟得发亮的玉米会引来全屯子人啧啧赞叹,这个时候是父亲最开心的时候,也会备下丰盛的酒食,开始他的把酒话桑麻。
半夜起来他都要看看他的玉米堆,仔细地摸索着,用牙咬几个玉米粒儿,评估玉米的水分。那神情充满了物质与精神的富足!这片黑土地给了他想要的东西,那就是眼前金黄的玉米!
令父亲亢奋的是在最近几年,流转了1000亩土地,就是太爷爷在世都不敢想的事儿。添置了大型农机具、收割机,就连撒药都用无人机,秋收再也不用全家老少都去地里掰苞米了,一车车闪着金光的玉米拉到场院里,根本不用人再去扒叶子,堆积在院子里,山似的,家里充满了喜庆、笑声,这是发自内心的笑声,是金色的玉米给家里带来的,也是给这个时代最好的礼物!
每每在农闲的时候父亲都要站在村子后边的最高处,俯瞰山下的景致,仔细欣赏他用勤劳在这片黑土地上种下的玉米梦,欣赏他用汗水浇灌的画作,欣赏这个时代给予他的最好的素材——黑土粮仓。
请选择日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