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拥花开香满城
作者:杨孝天 时间:2024-08-06 阅读:188
双拥花开香满城
我市不断创新双拥工作机制,深入开展双拥模范城创建活动,一件件爱军拥军暖心事、一个个情系双拥热心人,让拥军优属、拥政爱民优良传统历久弥新。当前,我市已连续七届被命名为 “吉林省双拥模范城”。
高位推动 构筑双拥大格局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以及驻岭各部队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双拥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把拥军优属、拥政爱民作为巩固军政军民团结的传家宝,不断巩固坚如磐石的军政军民团结。
——市委市政府始终把双拥工作作为重要政治工作,纳入我市“十四五”规划、各级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党委政府年度工作报告和财政预算当中,统筹推动各项工作有序开展。成立市委书记担任组长以及市长担任常务副组长的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关心重视和战略思考全市双拥体系建设,谋划双拥发展、整合双拥资源、破解双拥难题,确保工作目标圆满完成。
——常态化开展走访慰问驻岭部队及优抚对象活动,扎实开展入伍欢送、光荣返乡、立功送喜报活动。2020年以来,走访慰问立功受奖家庭335户,为10名荣获二等功、190名荣获三等功的官兵送上喜报。
——重要时间节点组织开展弘扬烈士精神活动。清明祭英烈、“七一”颂歌献给党、抗战胜利纪念、烈士公祭日、网上祭英烈等活动,年均吸引1万余人(次)参加。
暖心服务 完善双拥大保障
浓浓关爱暖军心,政策落实惠民生。我市还不断探索创新拥军新机制,系统实施拥军优待新举措。
——坚持退役军人工作“阳光安置”。完善安置方式,强化政策落实。张钊于2017年9月参军入伍,2023年退伍回到家乡。在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召开的退役军人专场招聘会上,张钊与禾丰集团达成就业意向,到吉林省金丰牧业有限公司担任库房管理员。他对工作安置十分满意。5年来,我市共接收计划分配军队转业军官18名并全部安置到行政机关单位,接收符合政府安排工作退役士兵144名,安置到全额拨款事业单位142名,安置到央企2名,安置率100%、满意度100%。
——持续推进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服务。积极组织退役军人参加适应性培训,以提升能力为导向免费组织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帮助退役军人尽快适应社会生活、掌握一技之长、促进就业创业。携手用人单位,定向输送岗位。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联合人社、就业等部门,寻找适合退役军人的就业岗位,搭建就业平台,将有就业意向的优秀退役军人直接输送到安保、消防等岗位工作。
——倾力推动优待服务保障。积极推进落实景区、景点军人优先优待服务;推行医疗服务优待,为退役军人提供费用部分减免优惠;如期足额地对重点优抚对象及年满60周岁农村籍退役士兵的抚恤金、补助金进行社会化发放。今年54岁的退役军人王振涛春节期间到国文医院就医,经过诊室检查、药房取药后,拿着手中的收据单一看检查费用优惠30%,他激动地表示:“政府对我们这些退役军人的照顾越来越贴心了。”
——积极推进社会化拥军工作。鼓励和引导优秀民营企业加入爱国拥军联合会,为军人、军属、退役军人、优抚对象提供优惠、优待服务。目前,双拥联盟单位已发展至90家,并仍有新鲜力量要求加入。今年,联合会慰问在乡老兵、军烈属、困难退役军人200余人,捐赠慰问物资价值2.3万元。
——建立常态化联系机制,不断把官兵“后方”打造成服务的前沿,协调解决随军家属就业、随调家属安置,落实军人子女享受教育优待政策,提供司法服务,优化卫生健康服务,妥善调解军人、军属涉法等问题。
浓厚氛围 军民团结“一条心”
“把驻地当故乡,视人民如亲人。”这是所有驻岭部队官兵和退役“吉行军”们的心声。多年来,他们始终履行着“驻守一方,援建一方,造福一方”的使命,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勇当抢险救灾“急先锋”,争当平安创建“排头兵”,甘当乡村振兴“生力军”,处处彰显出军民鱼水情深的大爱情怀与责任担当。
今年春耕备耕期间,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纷纷出动,主动深入农户家中,走进田间地头,全力当好指导员、服务员和技术员,助力春耕生产。在退役军人学雷锋无偿献血活动中,来自各行各业的退役军人积极响应,踊跃参与,以实际行动彰显新时代军人的责任与担当。在“感恩第二故乡志愿服务活动”中,驻岭某部官兵走进明珠养老院为老人理发、打扫卫生,为岭城人民做好事、做实事……军爱民、民拥军、军民团结一家亲,军民团结“一条心”喜结累累硕果。
“送文化、送政策、送教育、送健康、送法律、送科技”是我市浓厚军民情谊的又一举措。在“我为军营送支舞”活动中,市双拥办携手市教育局为驻岭某部官兵送去精心编排的舞蹈,丰富官兵业余文化生活。
我市还结合城市道路、公园、广场建设,在全市主城区增设永久性双拥标识27处,进一步弘扬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光荣传统。在科贸大街和光明路交会处新建“双拥”主题公园一处,让人们在移步换景中触摸“双拥”温度,感受鱼水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