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24-07-18

“移”出好风气 “易”出新风尚

作者:杨孝天 于昕玉 时间:2024-07-18 阅读:157


 黑林子镇:
“移”出好风气 “易”出新风尚
 

    本报讯(记者 杨孝天 实习记者 于昕玉)“送”到群众身边的理论宣讲,让党的创新理论扎根基层;红白事不再“比阔气”“讲排场”,邻里氛围更加和谐……今年以来,黑林子镇大力推进移风易俗工作,掀起立新规、除陋习、树新风的热潮。
理论宣讲送下乡,入脑更入心
为引导群众转变婚嫁高彩礼陈旧观念,镇党委邀请红白理事会会长、乡贤、身边好人、党员干部等先进模范参与,组建成立“抵制高价彩礼 推进文明新风”移风易俗宣讲志愿服务队,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连续开展主题宣讲活动。
“当年我爷爷奶奶结婚时,做了一身衣裳就结婚了。现在有些家庭对孩子彩礼要求很高,没必要因高彩礼阻碍孩子幸福……”宣讲人李天翼用接地气的语言宣讲移风易俗新风,“每次主要讲授一些高价彩礼导致不良后果的警示案例,引导大家避免将人生大事搞成‘面子工程’,不盲目攀比,量力而行。村民非常乐意接受,每次都有百余位村民听讲。”
此外,镇里还通过举办“干净人家”评选活动,评选出87户“干净人家”,发挥引领示范带动作用,引导村民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整治人居环境,创建美丽乡村。通过定时播放“村村响”、广播车流动宣传、微信公众号设置专题专栏等方式推动宣传全覆盖,让移风易俗入脑入心。
依托红白理事会 传播新风尚
将红白理事会章程、实施细则纳入村规民约,对红白事的操办时限、设宴桌数、菜品标准、礼金数量等一系列内容进行细化,有效遏制大操大办、铺张浪费、巧立名目宴请等陈规陋习。
“村里红白事比阔气、讲排场的少了,喜事新办、丧事简办、小事不办的多了。”村民谭秋燕深有感触:“去年年底,我母亲去世,只在自家院里摆了几桌农家菜,答谢前来吊唁的亲人。以前为了‘不丢面子’,村里家家户户无论大事小事都要大操大办,动不动就要办个三四十桌,既费时又费力,钱包也受不了。如今在红白理事会的宣传下,大家观念都转变了。”
为进一步倡导红白事简办,该镇还将移风易俗纳入“积分制”管理,在各村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的积分货架上整齐摆放着抽纸、牙膏、洗衣液等物品。村民们通过日常参加村里组织的公益活动等获取积分,凭积分兑换不同礼品,以“小积分”攒出“大文明”,让文明有“分值”更有“价值”。
请选择日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