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东才子荣文达
作者:公主岭市档案馆供稿 时间:2024-06-13 阅读:387
辽东才子荣文达
荣文达,字可民,号亮夫、塞上散人,也称可民先生。1847年(清道光二十七年)生,怀德县怀德城人。荣文达与辽阳(辽宁省辽阳市)房仲南、新民(辽宁省新民县)刘东阁并称“辽东三才子”。
荣文达幼年聪颖殊长,塾师不能授以课,是故就学于700余里外的辽阳王燮臣先生。王奇其才,不受束修。当时,荣父因家贫,动辄不给往返路费,荣以乞食为常。1862年(清同治元年),荣文达15岁为村塾师。1866年(清同治五年),19岁时昌图(辽宁省昌图县)初设厅治,请学额厅试,张芷生司马得荣卷大奇曰:“吾为国家得真才矣。”1873年(同治十二年),癸酉科选拔十试于名。1893年(光绪十九年),癸巳始中副贡,“入京国子监读书,经古诸作,传抄殆遍,大有洛阳纸贵之慨。每试金台书院,辄列前茅,故累试报罢,而名动京师,南方学者咸重之。”“东北同时与荣齐名者有辽阳房仲南、新民刘东阁,识者首为荣,屈一指焉。”
荣文达经史、诗文、书画诸学无所不窥,皆能溯本究源,深造有得。从荣受业者得荣之绪,余多破壁飞去。“少任侠慕,朱家郭解之。为人弱冠,与辽阳董伯 交始,反求实践,以宋儒为宗尝曰,圣人首重知耻,人禽之判只此而已。性和易,待人以诚,而不修边幅,疏懒成性,发经月不栉,面数日不盥,敝衣汗垢,履踵绝而束以绳,遨游于名公巨卿文人学士之中,坦然自若,然狷介自持,蒙藩之赠裘,崇文山相国胡少宗伯之招,致皆婉谢之。终身进退必准于义理,谓非足于中,无待于外者欤初。”
1884年(光绪十年),荣文达以拔贡考取盛京宗室学汉教习,三年期满,“引见以知县分省试用,或劝之仕,慨然曰,牧令抚一邑民耳,人苟存心济物,称力而施安,必以令为。”
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荣文达受大吏聘为奉天大学堂总教习,五月患病。1904年(光绪三十年)卒,时年56岁。《怀德县志》载有荣文达诗作《辽东怀古》《秋柳》等,可见其横溢才华。荣文达对其兄弟的影响也很大。
“其四弟文昭,举孝廉方正,季弟文祚,举与乡试,皆为荣教化所致。”荣文昭,字谊云,可民先生之四弟,生于1860年(清咸丰十年),也有夙慧,3岁能诵唐诗百余首,琅琅上口,人咸异之。年甫舞勺,代人作春帖子,老宿见而惊叹。1873年(清同治十二年),14岁时始入塾,从师四年,而通五经,试冠一军。1880年(清光绪六年),补博士弟子员,旋以高才生食廪饩,秋闱屡踬五试不售。有清定制,每新天子御极,特颁恩诏于各行省、州、县,令各选孝廉方正一人,谓之制科,诏辟严重,应之者恒难其人。1909年(清宣统元年),荣文昭为邑宰及里所推得膺是选,恩贡以直系隶州判用。一时士论,翕然谓公之制行允足,当此四字而无愧也。会遭国变,益坚丘壑之志,遂不复出。
荣文昭尽考至诚。事母时太恭人以孝闻,迨太恭人弃养庐墓6年,食必祭,祭必思慕而泣,6年如一日也。其笃于手足尝欲裒家庭唱和,诸作颜慕《埙篪集》,以纪其事。他的著述从不示人。光绪末叶,邑侯聘他著乡土志,考据精核,当时推为各县乡土志冠云,卒年61岁。
荣文祚,字祇宇,可民先生之季弟,受业于荣可民。1894年(光绪二十年),乡试报捷,继尔应会试得中,官至度支郎中。1911年(清宣统三年),隐居旧京。积书数万卷,以诗文自遣。文工骈体,诗则力学陈石闾。著有《新刻陈石闾集》《辽东三家合集》《雪石斋诗集》等,并为1929年(民国十八年)编纂的《怀德县志》作序,卒年60岁。
(公主岭市档案馆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