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24-05-21

晚清时期怀德县的民众自卫组织

作者:公主岭市档案馆供稿 时间:2024-05-21 阅读:339


 晚清时期怀德县的民众自卫组织





《怀德县志》关于三家子、三道岗乡团会合力抗匪的记载

晚清时期,怀德县曾经存在一个遍布县域的民众自防自卫组织——团练会,它是当时维护县域社会治安的主要群众武装组织,曾受到民众的支持和拥护。
道光元年(1821年),奉清廷令,县域“招民垦荒”。遂有山东、河北、天津等地移民入境,马贼也随之而来。他们抢劫民财,入户行窃,乡民不断受到侵害。因当时没有衙署管理社会治安,民众就自发组建起乡团会(团练会前身),进行自防自卫。所谓乡团会,即以自然屯为单位建立的治安组织。由乡民推选当地知名士绅担任乡团会团总,将本屯男性青壮年且身体健康者编入乡团会,称乡勇。乡勇配备马匹、火铳等武器,平时编组操练、巡逻,一旦有马贼入境,遂集合围歼。
初时,乡勇为义务制,有事集合,无事务农,不给报酬。之后,街市也建立会团,由工商业者推举工商会董事担任会团团总,将街市青壮年工商业者编入会团,称会勇。配备马匹、火铳等武器,闻警集合出击,无警则经商、做工,不发报酬。怀德建县后,对乡团会不断进行整顿和加强。
乡团会虽然为民众组织,但是在没有设置警察机关的年代,对维护社会治安起到了重要作用。
同治二年(1863年)五月初八,匪首“倪老疙瘩”带领土匪到八家子(今怀德镇)围攻会团团总张广义家的大院。张遂集合会勇18人,初战时会勇以暗击明,击毙土匪数人。后土匪侵入张家东侧邻居家中,将张家院墙挖洞,用土炮向张家院内轰击,使院内会勇无还手之力。双方交战三个多小时,院内子弹用光。会勇刘某见状越墙出院,将土匪土炮点燃炸毁,土匪退去。
同治三年(1864年),匪首“滚地雷”带领土匪30余人,到八家子东街“瑞兴店”抢劫。团总一边召集会勇应战,一边通报黄花甸子乡团会增援。黄花甸子乡团会团总董曜闻报,带领乡勇40余人前来围捕。行至八家子关帝庙处,同一部分土匪相遇,初战即有2名乡勇战死,后又有一部分土匪绕至后街,抄乡勇后路,一些乡勇逃走。团总董曜带领乡勇4人,隐蔽在关帝庙东侧一猪圈内,奋勇还击,至弹药用尽,5人被俘,惨遭杀害,“瑞兴店”遭洗劫。八家子会团全力还击,将土匪击退。事后,“瑞兴店”掌柜出人出钱将黄花甸子乡团会团总董曜及乡勇6人尸体运至街西义地掩埋。
同治五年(1866年),匪首“李老疙瘩”带领土匪20余人,到双城堡一带游荡,并派人到秦家屯、三家子、三道岗等地,联系“插旗”“牵线”人员(当地向土匪报告哪家有钱的线人),寻找抢劫目标。八家子、三家子乡团会闻讯后召集乡勇在境内巡逻。同年四月初十,三家子乡团会乡勇巡逻至秦家屯时,下起小雨,火铳潮湿,不能使用,便到“丰聚当”避雨。时值“李老疙瘩”派出的土匪在“丰聚当”内抢劫,被乡勇当场擒获。时隔不久,匪首“李老疙瘩”带领土匪到“丰聚当”南面陆家屯等候与相邀的一股土匪相聚,被乡勇包抄。双方激战约一个多小时。土匪被击退向东南方向逃窜,乡勇乘胜追击,击毙土匪4人,抓获2人。三道岗乡团会听到西北有密集枪声,紧急集合乡勇10人,骑马增援,对逃窜的土匪迎头痛击,击毙5人,生擒3人。陆家屯“插旗”者高椿子被土匪供出,被乡勇抓获。三家子、三道岗两地乡团会汇合后,在陆家屯召开群众大会,就地处决高椿子及抓获的5名土匪,并号召群众加强防匪,保卫村屯。三道岗乡团会人员多,训练有素,战斗力强,在域内颇具影响,被中部地区推举为诸会首领。对此,咸丰三年(1853年),三道岗关帝庙所立《关帝庙碑》碑铭有详细记载。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依照外地做法,县署下令,全县乡团会全部改组为团练会。下洼子村团练会,乡民推选胡锡云为团总,重新选用练勇60人,均为20岁~30岁青壮年,配备马匹、火铳等武器,定期操练,编班巡逻;万发恒村团练会改设在万发恒南胡家炉路北,乡民推举胡某(绰号“胡痴子”)任团总,重选练勇40人,均20余岁,配发火铳,会费用由民户按10亩地年捐50钱支付;五家子村团练会改设在五家子街观音庙内,乡民推举张孝民为团总,编入练勇20人,县署配发新式火铳20支,练勇每月饷银14.5吊。全县乡团会改为团练会后,均重选了团总,知县授其品级,练勇发给饷银,对团练会的管理更加规范化。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怀德县设立巡警总局后,全县团练会被改编,会长多被委任为巡官、区官,练勇多被编入巡警。
           (公主岭市档案馆供稿)
请选择日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