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全国最大的制糖企业——范家屯制糖厂
作者:公主岭市档案馆供稿 时间:2024-05-09 阅读:1959
昔日全国最大的制糖企业——范家屯制糖厂

范家屯制糖厂(资料图片)
昔日的范家屯制糖厂位于公主岭市范家屯镇城区东部,四长路南侧,曾是全国最大、设备最先进的制糖厂。
1937年,日本人将建于辽宁省原铁岭县的“新京制糖所”搬迁至范家屯,其主要原因是范家屯有八大泉流,水质优异。日本投降后,制糖所遭到了严重破坏。1949年5月,吉林省工业厅接管了“新京制糖所”,并派李次峰任厂长,带领12名干部前去恢复生产。他们先动员全所职工和当地居民献缴器材,共收回各种器材2927件;后又聘请苏联专家规划设计,进行扩建和技术改造。整个恢复进程历时18个月。
1950年11月1日举行投产典礼,时任吉林省人民政府主席的周持衡参加剪彩仪式,命名为吉林省制糖厂(亦称范家屯制糖厂),后隶属于省轻工业厅。“文革”期间,制糖厂先改称吉林省怀德县红星制糖厂,后又改称吉林省范家屯制糖厂。
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范家屯制糖厂平均每年上缴利税占全省工业利税的51%,被誉为吉林省地方工业的摇篮和财政收入的支柱。截至1989年,企业有固定资产总值六千五百多万元。最令制糖厂职工自豪的是所产白山牌绵白糖先后荣获轻工业部和省优质产品称号,1984年还荣获国家银质奖;生产的副产品酵母为国内首创,产品荣获省优质产品称号,畅销东北各地。该厂从20世纪50年代起就开发了硼纱、轻体碳酸钙等综合利用产品。除白糖外,主要产品还有颗粒粕、酒精、鲜酵母等。
范家屯制糖厂也是培养人才的基地。1953-1956年间,该厂为全国其他糖厂培养输送310名干部和技术人员。
从1950年投产到1985年,范家屯制糖厂经过多次改扩建,先后从波兰、丹麦等国家引进先进的机械设备,日加工甜菜能力达到1700吨,为新中国的制糖业作出了突出贡献。
(公主岭市档案馆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