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 春
作者:崔月明 时间:2024-03-28 阅读:231
早 春
◇崔月明
不觉已然“春分”,风中依旧带着冷意,而且是足以穿透衣服的冷,老话说“春捂秋冻”是有道理的。
古代春分秋分又称为“日夜分”,民间有“春分秋分,昼夜平分”的谚语。春分还有竖蛋、放风筝、粘雀子嘴等风俗,这些我不甚了解,但是在我眼中,春意确乎在悄悄地萌生着。
操场上逐渐消融的冰雪,化作一条条细细的水流,潺湲流动,穿过围墙的水洞,流向不远处的小河,开始漫长而曲折的旅行。微风拂过,那柔弱的涟漪荡漾开去,让人忍不住俯下身来触摸,柔柔的,凉意中带着春天的柔情,好像那纯情的少女,娇羞而可爱。
河边的丝柳,微微的鹅黄已经在梢头浅绘而出,走近了细看,却又似乎依旧还是冬日的模样。“柳色遥看近却无”,改了韩愈的《早春》来形容此情此景,想来他不会不高兴,因为这柳,的确很美,淡妆的美。用不了几日,这柳便会嫩绿满枝了,因为这柳一定比我还要渴盼春天。柳哨,那是儿时的乐器,就地取材,声音有长有短,有粗有细,或高亢,或低回,我们几个小伙伴,便是一个小乐队,没有什么曲调,但是很欢快,这才是最重要的。折一枝柳条,小心翼翼地把外皮从枝上拧下来,用剪子剪成四五厘米长小段,一端刮去半厘米左右最外面的皮,一只柳哨就做好了。待柳树的外皮长结实了,或者长出新的小枝,这柳哨,便做不出了。柳树上的“毛毛狗”也是很好玩儿的,那一个个毛绒绒的小东西,胖嘟嘟的软软的,还真像一只只小狗呢!我们经常折下来几枝,插在老师的粉笔盒里,春天也就欣然被我们邀请,来到了我们的课堂上。
近处的小山,尚未转绿,几个喜鹊窝看起来便愈发清晰。我很羡慕那喜鹊,将家荡在高高的枝头,定是视野开阔极了的。过几天,那家便是隐在叠绿之中,想来,该是怎样的浪漫啊!曾经,家在农村,房前屋后种瓜果,植花卉,就是那草,也种类繁多。拥有的时候,没有觉得如何美好,但失去了,却常常在记忆中回味。喜鹊是留鸟,就是银装素裹的冬天,它依然与我们为邻,给枯燥的冬天增添了许多生趣。“喜鹊枝头叫,好事要来到”,这样的一个好邻居,谁会不喜欢呢?
山中的冰凌花,已经悄悄绽放,这是真正的属于我们北国早春的花。这段时间,在朋友圈里我经常看到冰凌花的身影,或含苞待放,或绽开笑脸,那浅黄的颜色,甚是喜人。我曾数次寻访冰凌花,伊通的青顶山、七架山、于家沟,都有冰凌花。不为人们所熟悉,那又怎样?山谷的一隅,静静地绽放,远离尘世的喧嚣,与青松为友,以灌木为伴,这隐居的生活,不知要为多少饮食男女所慕而不得!
不知什么时候,梢头飞来一只喜鹊,叽叽喳喳的叫着,好像在说:春分到了,新的一年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