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公主岭市互联网信息中心
总第2535期

手机看报
日本“满铁”公主岭附属地
新闻作者:(本版图文均选自 《岭城记忆》)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30日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日本“满铁”公主岭附属地
 

满铁公主岭附属地日本警务支署办公楼

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至1937年间,怀德县公主岭城区有一块日本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简称满铁)管辖的附属地。所谓“满铁”附属地,其实是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强占的一块“飞地”,是在中国建立的“国中之国”。

满铁公主岭附属地的前身是沙皇俄国铁路附属地。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俄国沙皇尼古拉二世举行加冕典礼时,清朝出使大臣李鸿章接受沙皇俄国300万卢布巨额贿赂后,同其签订了《御敌互相援助条约》即《中俄密约》,允许沙皇俄国在中国黑龙江、吉林两省修筑铁路。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沙皇俄国又获得中东铁路南下支线(哈尔滨至旅顺)的铺设权。同年8月,中东铁路南下支线破土动工。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七月十四日,全线通车。公主岭站定名为公主陵,也称三站。根据双方签订的协议,中方在公主陵站舍南、北,即铁路线南、北侧,割让200万坪(6.6平方公里)土地,作为沙皇俄国铁路附属地。光绪三十年(1904年)二月八日,日俄战争爆发,俄国战败。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九月五日,日俄两国签订《朴茨茅斯条约》,日本从沙皇俄国手中接收了中东铁路南下支线长春以南铁路和附属地的租借权和管辖权。

日本接管“满铁”附属地时,名为“满铁”民营企业管理,实则是军事部门管理。接管“满铁”及附属地的单位是日本在东北设立的军事首脑机关关东总督府(后改为关东督都府)。关东总督府在日俄战争时,新建立第十四、第十六两个师团,战后掌管关东州及南满洲的防卫,并负责占领区的一切事务。“满铁”的一切行动,皆须关东总督府授权。关东总督府在附属地设立了地方事务所、民政署、警察署,负责管理附属地政务,并对总督府报告。民国八年(1919年)四月十二日,日本将关东督都府撤消,分别设立关东厅和关东军司令部。这时,“满铁”和附属地才移交给关东厅行政机关管理。

“满铁”公主岭附属地拥有独立的行政管理权。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四月一日,关东督都府在公主岭站前设立地方事务所,行使“政府”职权,掌管附属地的城市规划、城市建设、教育、卫生、税收等所有行政事务。他们无须经怀德县署批准,擅自进行城市建设。在铁北修筑与铁路线并行的3条街路,并用光绪三十一年十月三十日,同俄国签订《铁路移交议定书》的日方代表陆军少将菊地爱三、炮兵中佐木下宇三郎、铁道工程师堀三之助3人名字,分别命名为菊地町、木下町、堀町;在河北修建南北走向、东西走向街路各7条,均采用日本街名。南北走向称鲛岛通(现迎宾路)、落会通等,东西走向称新町、荣町、敷富町等。他们把铁北规划为军事、官邸、公署区,让军队的军官、附属地官署官吏住在铁北;把河北规划为商业区。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在清政府和其他国家的强烈抗议下,日本废除了附属地的军事管制,大批日本侨民涌入河北,地方事务所为日侨建房、经商等提供宽松条件,鼓励他们把附属地作为掠夺中国物资资源的市场。此后小河商行、奥田治商店、西村驹次郎洋行、海田江兄弟商会等10余家粮食经营商户应运而生。他们同中国人抢购大豆等短缺物资,源源不断地运回日本。随意征收教育、卫生、道路、公园、公会堂、桥梁、墓地、火葬场、消防及街道公共设施等管理费、税金、手续费及其他杂项收费,统称“行政公费”。行政公费按户分配,按种类分配。据档案记载,清宣统三年(1911年),公主岭附属地按户分配征收金额5156日元零6钱;按种类分配征收金额为1092日元零5钱,手续费及其他杂项收费金额为1375日元89钱,合计征收“行政公费7624日元”,全部上缴关东督都府。

“满铁”公主岭附属地还拥有独立的司法管辖权。光绪三十三年十一月一日,关东督都府在公主岭附属地设立了警务署。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警务署迁往长春,公主岭附属地改设警务支署。城区设鲛岛通、大岛通、东三条町、西三条町4个派出所,埠外设刘房子、大榆树、蔡家、郭家店4个派出所。民国十五年(1926年),公主岭警务支署升格为公主岭警察署。附属地的警察机关集侦查、检察、审判于一身。侦查的重点目标为附属地辖区和河南中国人街的反日案件及所谓“危害治安”的案件,发现形迹可疑者,无须证据,即可抓人并监禁;无须审判,即可杀人。1931年10月20日,公主岭警察署见习警部井田竹藏听说有反日活动,立即带人前去将农事试验场雇工头孙某的哥哥孙宝山在河南中国人街抓获,当他们行至河南四大街时,孙突然逃跑,井田追赶时被孙用手枪击伤,附属地警察闻讯赶至,用乱枪将孙射杀。1933年10月24日下午4时14分,在铁南“忠合隆栈”门前警戒的公主岭警察署巡察荒木、巡捕长泽遭到一中国“匪贼”的突然袭击,荒木中弹身亡,长泽经满铁医院抢救无效毙命。公主岭警察署出动20余名警察,将袭击者抓住,押至城西北俄国人墓地南侧,用大日本刀将其杀害。附属地 “黑帽子”警察的罪恶行径,激起了怀德县人民的仇恨和反抗。1931年9月18日至1934年3月31日,公主岭附属地共发生袭击满铁列车事件45起,袭击站舍事件67起,阻碍运输事件84件,切断电线等通讯事件107件,破坏铁路设施事件452件,共计955件。有6名日本人遭袭击身亡。

日本接管公主岭附属地初期,对人口限制很严,只允许军队、铁路工程技术人员入住。据光绪三十三年四月统计,公主岭附属地有人口1765人,其中日本人1205人,中国人560人。中国人中多为翻译和铁路工程技术人员。光绪三十四年,附属地撤销军事管制后,原来居住在河南中国人街的日本人及闻讯赶来的日本人,纷纷涌入河北商业区,到1931年“九一八”事变前,附属地人口已达9718人,其中日本人7584人,中国人1975人,朝鲜人159人。从日本接管公主岭附属地时起,到附属地撤销时止,有一条严格的规定,即除了在日本驻军、行政、事业机关充当翻译或在日本企业充雇工者外,中国人不准进入附属地。在附属地界河路口处,设有“中国人不得入内”的牌子。中国人如确需进入附属地,须办理相关入境手续。对擅自进入附属地者,即被附属地警察抓走,由此规定导致的受害者很多。相反,附属地的警察却可以无须通知怀德县警方,随意到中国人街抓人;附属地的日本居民也无须任何证件,随意进入河南中国人街。他们即使触犯了中国法律,只要逃回附属地,就算了事,对此中国人气愤至极。

日本帝国主义对“满铁”公主岭附属地甚为看重。视其是“难得的战略要地,平时可以囤兵,战争时可以作为跳板”。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六月一日,关东总都府派兵接管长春以南铁路时,即派日军第十四师团步兵第二十八旅团第五十六联队进驻公主岭附属地驻防。接着,第十四师团骑兵第十八联队也入驻公主岭附属地。宣统元年(1909年)八月,日本独立守备队司令部从旅顺移师公主岭。独立守备队编制6个独立大队,兵力11000人,独立第一大队1500官兵常驻公主岭兵营。1932年,日本还在公主岭附属地新建坦克师团第三联队,同时将关东军独立野炮兵第一联队调防公主岭。1933年6月,日本又在公主岭附属地建立日本唯一的师团级直属机械化兵团独立混合第一旅团,并配有骑兵、坦克、野炮兵、工兵等联队,受日本关东军司令部指挥。日本接管公主岭附属地不久,还在铁北建立了空军机场,派日本空军飞行第十二联队第十二战斗队驻防,配有重型、轻型、预备机20架。1934年9月,空军第十二战斗队移防长春,将滨松飞行第一联队移驻公主岭,配有重型、轻型轰炸机等33架。驻公主岭附属地的日本军队在侵略中国、中亚和南亚等多国战争中,犯下不可饶恕的罪行。独立混合第一旅团参加了占领菲律宾雷特岛的行动;空军则参加了轰炸朝鲜等地的军事行动。

1933年9月15日,伪满洲国同日本签订《日满议定书》,确定“伪满洲国作为独立国家健康发展,日满关系不可分割”。日满双方还制定了《南满洲铁道附属地行政权调整乃至废除纲要》。1937年12月1日,日本在南满洲的治外法权撤废,“满铁”公主岭附属地撤销,作为日本治外法权核心的行政权和警察权,则移交给伪怀德县公署和伪怀德县警务科行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