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公主岭市互联网信息中心
总第2531期
 
手机看报
国旗飘扬七十六载
新闻作者:武军娜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25日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国旗飘扬七十六载
◆武军娜
晨光越过东北平原的玉米地,漫进我的教室。黑板上方,那面五星红旗的边缘已微微卷曲——它陪我度过了二十多个这样的秋天。今日是国庆,关东风想必正拂过岭城大街小巷的国旗,而我在粉笔灰的微尘里,仰头看这片熟悉的红。
二十年前初来教书,领到的第一面旗便是由老校长亲手递来的。他嘱咐:“在这片黑土地上,要教孩子懂得旗的分量。”那时我不甚明白,直至某个秋日带学生参观烈士陵园。荒草间矗着几座东北民主联军战士的墓碑,孩子们将自制的小国旗插在碑前。风起时,那些红色与漫山遍野的高粱一同摇曳,恍若先辈们仍未熄灭的热望。
我家住公主岭,这里的国庆总带着粮仓的丰饶气息。农民们把国旗插在收割机上,金黄的玉米粒与鲜红的旗帜交相辉映。我在田间课上教孩子们写作文,他们形容国旗的颜色是“高粱晒透了的红”,五角星是“玉米粒堆出的光”——这些比喻比任何修辞都更生动。
黄昏时,我常去东山烈士塔散步。七十六级台阶上,落叶与夕光一同铺展。塔顶的国旗猎猎作响,仿佛在与山下的万家灯火絮语。偶尔遇见毕业的学生,他们已长成青年,却仍记得当年我教的国旗知识——那些关于星辰排列、色彩象征的细节,竟在他们生命中扎下了根。
最难忘那年国庆长假后,上课第一天雨。操场升旗仪式被迫移至室内,教室里挤满了全村小几十名师生。当国歌奏响,所有人望向临时旗台——旗手因为紧张动作稍显凌乱,但每一双眼睛都亮得惊人。那一刻,雨声、歌声、少年们急促的呼吸声交融成特殊的和弦。没有完美的仪式,却有完整的赤诚。
如今我又将新国旗挂在教室。窗外,岭城秋色正浓,玉米秆在风中沙沙作响,如大地低吟的颂歌。七十六年于国仍是青春,于我却是半生。但每当看见孩子们仰望国旗时的眼眸,便知这片红将继续飘扬在无数个黎明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