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讯(记者 孙鑫璐)近年来,十屋镇积极推进农业经营方式创新,大力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其中,十屋富恒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探索实践的土地全流程托管模式,成为推动当地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生动实践,为农业规模化、标准化发展提供了成功经验。
十屋富恒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5年,以服务小农户、发展现代农业为根本,集中流转土地促进规模化经营,目前已在全镇实现土地托管8000余亩,土地成方连片,为大规模机械化作业、统一管理奠定了坚实基础,土地产出率和资源利用率显著提高。实践证明,规模化经营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每公顷种植成本比传统散户种植降低300余元,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逐步显现。
在全流程托管框架下,合作社与农户签订规范托管合同,明确双方权责,构建起“统一供资、专业执行、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标准化服务体系。全流程托管中,农业生产各环节分工清晰:抗旱防汛环节由合作社与农户共同应对,合力保障农田安全;其余从农资统一采购供应、深松播种等关键作业,到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日常生产工作,都由合作社全权负责,以专业团队和设备覆盖生产全过程,确保出苗率达标且各环节高效推进。这种模式既充分发挥合作社在技术、装备、市场等方面的优势,又通过风险共担增强农户参与感,让农户无需投入常规生产精力,即可享受稳定收益,极大提升了农户参与积极性。
此外,合作社依托全套大型农机具及烘干塔等设施,提供从种到收、直至粮食产销对接的全链条服务,有效解决农户“晒粮难、储粮难、卖粮难”问题。同时,注重人文关怀,通过组织社员旅游、购买社保等方式增强凝聚力,促进托管模式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聚焦生产环节标准化管理,合作社还坚持“保苗不保产”的风险共担原则,与农户共同应对自然风险,建立了诚信互利的合作关系,确保了托管模式行稳致远。
富恒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全流程托管模式,不仅切实解决了“谁来种地、怎样种地”的问题,更在稳定粮食生产、提升农业效益、保障农民收益等方面形成了多方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