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易风战斗在怀德
公主岭市档案馆珍藏一篇原怀德县(北县)民主政府首任县长杨易风撰写的回忆录《战斗在怀德》。该篇文章,以其浓重的笔墨、波澜壮阔的画面,披露出许多鲜为人知、发生在怀德县的历史故事。说它是回忆录,不如说它是珍贵的爱国主义教材,让人们看了心情凝重,深感现在的幸福生活是何等的来之不易。
杨易风,1914年生于吉林省怀德县杨大城子,1934年考入黄埔军官学校第十一期,1937年毕业。1938年1月入伍,1938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5年末,党中央根据当时东北的军事形势,提出了“让开大路,占领两厢”的战略方针。当时,驻扎在沈阳的东北保安一旅决定实行战略转移,撤出沈阳。东北局首长李富春随保安一旅行动。杨易风当时是保安一旅的参谋长,因此每逢要事杨易风总是找李富春请示。在保安一旅撤出沈阳的一天晚上,杨易风正同李富春研究工作,通讯员送来一封电报,电文大意:怀德县已经成立了一个1000多人的大团,团长姓冯,政委姓叶,该团很有发展前途,要求东北局马上派领导干部前去。李富春看了电报后十分高兴:“太好了!看样子把这个团发展成一个旅是毫无问题的……可是派谁去好呢?”“易参谋长(杨易风当时名叫易风,到怀德后才改为杨易风),你处有无合适人选?”杨易风站了起来:“首长,我去吧!”“噢,易参谋长,你去有哪些有利条件啊?”杨易风笑道:“首长,我就是怀德人啊!”“噢,原来你是怀德人啊!我怎么不知道?好,你的要求我考虑一下。”
第二天一大早,李富春的通讯员向杨易风,传达了首长的指示,决定派杨易风带领一个工作队接收怀德。就这样,杨易风便带领一个由40人组成的工作团,赶赴怀德,开始了在家乡战斗的日日夜夜。
巧破重围,接收怀德。公主岭及怀德的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它地处长春、四平市之间,哈大铁路贯境而过。此处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国民党在怀德县下了很大的赌注,不但在军事上竭力控制,而且还安插了大量匪特暗中活动。当时,国民党怀德县党部书记(长)王凤亭就隐蔽在怀德城内,操纵一切。
1946年1月,杨易风一行到了梨树县境内。在进入怀德之前,杨易风先派出侦察员去怀德打探消息。侦察员回来说,原来的“冯团”已因“内部叛变”而解散,团长冯光生、政委叶述德也不知下落。得知这一情况,杨易风决定带领一个骑兵班,闯入怀德城。刚一进城,迎面就来了一大群人出面接应,他们自称是怀德商业和其他帮派的头目。这些人还摆下宴席,声称为杨易风等人洗尘接风。可杨易风一进城就觉得气氛有点不对,整个大街空无一人。为了弄清情况,杨易风便暗中派侦察员到城内各处进行侦察。几个侦察员到街里四处转了一圈,没有发现可疑现象。正在这时,一个侦察员回来报告说:“东南方向下来一大批人,看样子像冲咱们来的。”大家一下子都围到了杨易风身边,纷纷问杨易风怎么办?杨易风笑了笑说:“别急,既然人家设宴招待,咱们也盛情难却,先吃饭吧,吃完饭再说。”有个同志悄悄地拉住杨易风说:“易参谋长,情况不妙,我们还是撤吧!”杨易风说:“你就放心吃饭吧!”
杨易风清楚地知道,要想轻易地出去已经不可能了,因为他们只带一个骑兵班,而敌人至少也有几百人。目前这种情况,只能见机行事。吃完饭,那些帮派头目刚要走,杨易风拦住了他们:“对不起,请等一下,感激你们的热情款待。既然你们把我接进来,我想请你们再把我送回去。”那些人大吃一惊,想拒绝,可看到早已枪上堂、刀出鞘的战士,他们只好硬着头皮陪着杨易风等人一齐往外走。就这样在那些人的“护送”下,杨易风带队出了西城门,一直到了西岗子。那帮人刚刚离开,敌人就开了火。双方打了一阵,由于敌人不了解我方的底细,就没敢强攻,杨易风等乘机撤了下来,敌人也就退回城里去了。第一次接收怀德没有成功。
这期间民主联军有个李团正好路经怀德,在他们的帮助下,杨易风带队从公主岭经黑林子进入怀德城。到怀德后,李团人马刚刚离开,就有一千多土匪包围了怀德城,并准备攻城。杨易风的队伍当时只有一个骑兵班,显然抵挡不住敌人的围攻。紧急情况下,杨易风给驻扎在四平的保一旅马仁兴旅长和邓东辄政委写了封“鸡毛信”,派康文斌同志火速去四平搬兵救援。保一旅闻讯,立即派了一个加强连前来解围。保一旅的部队一到,我方立即四下出击。当时,杨易风正“发疟子”,同志们就用担架将他抬到汽车上指挥战斗。由于土匪是乌合之众,杨易风指挥骑兵班和保一旅的战士们一出击,就把敌人打散了。接着又乘胜追击,经过五天连续不断的战斗,不仅彻底打垮了围攻怀德的敌人,同时也解除了杨大城子、毛城子、秦家屯、黑林子、大岭等地的危险局势,安定了人心,打开了工作局面。
初建政权,再整武装。杨易风来怀德的主要任务有两项,一是扩军,二是建立地方民主政权。他在怀德站稳脚后,立刻开展了建政扩军工作。
1946年1月末,在中共辽北省二地委的具体领导下,中共怀德县委和县民主政府(北县)正式成立。县政府设在怀德城内。上级派门晋儒任县委书记,杨易风任县长。县委、县政府机构设置人员配备情况为:组织部,部长尤晓峰;宣传部,部长王达珊;公安局,局长崔先锋;财务局,局长王华亭;民政科,科长董南勋;教育科,科长隋连璞;管理科,科长杜义天;县医院,院长王远明。
在县委、县政府成立的同时,还往农村派了一些工作队,每个工作队由5~7名关内来的老干部组成。工作队深入农村,积极开展工作,待条件成熟,再由工作队扩建成区委、区政府和区中队。后来,一些区的地方政权也都相继建立起来。当时所设区和领导人情况为:怀德区,区委书记李力军;大岭区,区长杨宜;杨大城子区, 区委书记王农、区长杜振芳;毛城子区,区委书记俞良银、区长刘书俊。
朝阳坡与范家屯当时未派工作队。公主岭因东满派苏梅坐镇,也没再派工作队。
在建立地方民主政权的同时,杨易风着重抓了地方人民武装的建立。县里成立了武装大队,大队长由魏正禄担任,政治处主任由康文斌担任。各区的工作全面展开后,各中队也都相继建立起来。到1946年5月,除县大队有100多人外,各区中队也都有100多人。
为了增加武器装备,杨易风亲自去保一旅要来轻机枪5挺,机关炮两门。同时从土匪手中缴获一批枪支、弹药,又从敌人手里缴获几辆汽车,所以当时部队的战斗力非常强。杨易风指挥县大队和各区中队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剿匪和保卫新生的民主政权的斗争。
轻骑袭大岭,英雄战毛城。在建扩军的过程中,县委、县政府不时遭到国民党军队和当地胡匪的骚扰破坏,他们明枪暗箭,和民主政权展开了殊死的斗争。县委、县政府在上级党组织的领导下,在广大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援下,一次次地粉碎了敌人的阴谋,打退了敌人的猖狂进攻。
1946年春天,杨易风接到老百姓的报告,说长春出来一股国民党军队,有一百来人,全部是美式装备,戴着大盖帽,十分神气。他们进驻了大岭附近的一个村庄,抓鸡赶猪,无恶不作,老百姓苦不堪言。接到报告后,杨易风带人前去侦察敌情。在了解敌人的情况并察看了周围的地形以后,决定袭击一下这群匪徒。看准时机,他们猛然对敌人发起进攻,敌人一下子被打了个蒙头转向,丢盔卸甲,纷纷向村外逃窜。但是,敌人没有想到,退路上有条大河,河桥已被杨易风指挥战士事先破坏,就在他们进退两难时刻,杨易风指挥战士加大火力,向敌人发起更猛烈的进攻。国民党兵抵挡不住,只好下河,准备涉水逃命。事先,侦察了解到,河里都是淤泥,敌人一下河,就等于小鸟进了笼子,想跑也跑不掉了。于是,杨易风指挥战士集中火力,有意把敌人往河里赶。这样,岸上的敌人死的死,伤的伤,而河里的敌人,一个个都成了瓮中之鳖。杨易风趁势带领骑兵冲了过去,消灭了大部敌人,还活捉了40多个俘虏,带回怀德城,游街示众。
从这以后,老百姓对民主政府更加亲近,各项工作也得以顺利开展。
县大队整编,新集场脱险。1946年5月,我军实行战备转移。为了保存力量,迎接新的战斗,遵照上级的指示,县大队也撤出了怀德镇,到杨大城子镇整编。在那里,县大队改编为辽吉二分区第十八团,杨易风任团长,原二十四旅参谋长石世良任政委,魏正禄任参谋长,康文斌任团政治部主任,褚显良任副主任,于跃华任团特派员,李瑞平任后勤处主任。
副县长王羲光、董南勋等组成武工队,留在怀德坚持武装斗争。十八团整编后,即转到长岭、前郭一带剿匪,掩护当地的民主政权进行土地改革。
一次,敌新一军主力进攻长岭,路经新集场。新集场是太平川到长岭的必经之路,杨易风带领部队也正好活动在此地。 国民党军队装备精良,有恃无恐,以为没有人敢去碰他们。一天,杨易风带领部队来到新集场北面的一个山头,用望远镜向前方观察,发现山脚下正有一部国民党军队往长岭方向进发。杨易风和石世良政委商量,决定带一个骑兵班前去伏击敌人。于是杨易风带一班人向新集场西门外的一个高地爬去,石政委留守阵地,并看管马匹。没想到,敌人一个加强连的尖兵部队已先期到达新集场。他们发现了杨易风部队的意图,就在杨易风带队要爬的山头上设下了埋伏。当杨易风带队快要爬上山顶时,敌人黑压压一下全部站了起来。他们手里端着枪,上好了刺刀,扯着脖子叫喊 :“快交枪吧……抓活的!”一些刚参军的新战士,看到这阵势,非常害怕。杨易风低声说:“不要慌,沉住气,把机枪给我。”杨易风悄悄地拿过机关枪,又把警卫员陈百莲叫到身边。陈百莲是从南方来的老战士,很有战斗经验。他善于领会杨易风的作战意图,打起仗来又勇敢又机智。杨易风悄悄对他说:“我打的时候,你立即向后撤,然后你再掩护我。”陈百莲会意地点点头。这时,杨易风突然端起机枪,对准山头上的敌人猛扫起来。这一猛打,敌人猝不及防,一下子全趴下了。乘此机会,警卫员迅速后撤,等敌人醒悟过来,刚要起身,陈百莲手中的20响驳壳枪又响了起来,于是杨易风带领战士往后撤。就这样,陈百莲打一阵,杨易风扫一阵,乘敌人混乱之机,战士们互相掩护,很快撤到了另一个山头上。杨易风命令战士找好掩护体,和敌人对射起来。这时意外出现,新集场里面敌人的又一个骑兵班乘双方战斗之机,悄悄从后路包抄上来。杨易风的队伍腹背受敌,情况非常严重。怎么办?杨易风沉思片刻,命令战士们同时对前后两面敌人猛烈攻击,然后悄悄从一侧撤了下去。前后两面的敌人见我方突然停止了射击,以为我方部队也遭重创,于是便发起了冲锋。那天刮着大风,满山的积雪到处飞扬,敌人一时看不清,于是便狗咬狗地自己打起自己来,损失惨重。
战略反攻,再回故乡。1947年5月初,第十八团奉命驻扎在怀德北的双城堡一带,待机配合主力收复怀德。5月13日,十八团来到怀德以北3公里处。5月16日,东北民主联军第二纵队攻下怀德,共歼灭敌新一军三十师九十团、保安十七团及骑兵二师一部共5000余人。18日,一纵队又在大黑林子地区将增援怀德的国民党七十一军八十八师包围歼灭。同日十八团随主力接收了怀德,随即又南下解放了公主岭。再次解放怀德后,杨易风仍兼任怀德县长。这时怀德县已基本解放。广大人民群众在县委、县民主政府的领导下,开始着手伟大的土地改革运动。而十八团的主要任务,是时刻观察大城市里敌人的动向,敌人一有行动,十八团立刻报告主力部队,在主力部队未到达之前,阻击敌人。
一次,四平的守敌准备突围长春,总部命令十八团立刻卡断四平至长春这条线,迅速占领双庙子,迎击敌人,等待主力到达。杨易风马上带部队拿下双庙子,为主力部队进攻争取了时间。
1947年秋,十八团编为东北第四野战军独立十师三十团,并补充兵力400人,全团两个正规营,约有1000多人。杨易风仍任团长,但已不再兼任怀德县县长职务了。整编以后,三十团参加了围攻长春的战斗。在这次战斗中,三十团担任尖刀团,首先向敌人发动进攻,一举摧毁了敌人精心构筑的地堡群,全歼守敌一个营,为后面部队的进攻扫清了道路。
长春战役结束后,杨易风被上级调到辽北军区作战,独立十师三十团后来随大部队入关,被编到三十八军,这个团参加了天津战役、渡江战役,一直打到两广一带。解放后杨易风历任师副参谋长,院校训练部部长、副校长,空军高炮指挥部参谋长,广州军区空军司令部副参谋长等职。2007年4月15日在北京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