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建玮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总结和运用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宝贵经验,贯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守正创新、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坚持系统观念这些重大原则。这为我们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一定要深刻认识和把握“六个坚持”重大原则并以钉钉子精神抓好落实,持续做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长春实践。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征程上继续推进全面深化改革,要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把准改革方向,明确目标任务,以科学的谋划、创新的魄力把各项工作抓好抓实。”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进入新时代,我们攻克了许多长期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事关长远的大事要事,这些成就的取得正是由于党的全面领导这个根本政治保证。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涉及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需要处理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各个方面的关系,这就必须发挥好党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核心作用,用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形成攻坚克难的强大合力,保证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始终保持正确的方向。就长春而言,全市干部群众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深刻领会全会精神实质,准确把握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和系统部署,立足推进“一中心、五高地”建设,持续聚焦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全面激发市场活力等方面谋划部署、推进改革。把学习贯彻全会精神和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吉林振兴发展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结合起来,科学制订长春进一步深化改革的任务清单,并且让各项改革举措落地见效。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为了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意义;依靠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动力。”作为马克思主义使命型政党,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立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在全面深化改革过程中,充分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始终坚持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目标,聚焦人民的“急难愁盼”,因而得到了人民的拥护。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持续践行党的群众路线,集中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把人民真正视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最终评判者即“阅卷人”,始终做到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让改革的各项措施顺应人民意愿、符合人民所思所盼,让改革的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长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同样必须站稳人民立场,各项体制机制的建立和推进必须以维护好全市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当前,要围绕就业优先战略、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提高群众健康水平、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大力发展文体事业等方面制定好各项惠民政策,推进《2024年建设幸福长春行动计划》的各项部署落细落实,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坚持守正创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什么、怎么改必须以是否符合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为根本尺度,该改的、能改的我们坚决改,不该改的、不能改的坚决不改。”这实际上指明了守正创新这一原则的本质要求。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坚持问题导向,坚持解放思想,敢想敢干,把改革不断推向深入,让中国式现代化不断迸发生机和活力,这个过程本身也是一个创新的过程,它保证改革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而创新又要建立在守正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方式方法可以多样,但是改革作为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不能变。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守正,就是要守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之正,守党的领导之正,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之正,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当前,长春正处于振兴发展的关键阶段,改革发展的任务十分繁重,这迫切需要我们以改革思维不断破解各种问题,在壮大发展新动能、因地制宜培育新质生产力、加快构建“3转、4强、7新”现代化产业体系等方面敢闯敢试,大胆打破路径依赖。同时,要根据全会精神把握改革的正确方向,锚定全年目标任务,确保长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各项工作稳步推进。
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更多面对的是深层次体制机制问题,对改革顶层设计的要求更高,对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要求更强,相应地建章立制、构建体系的任务更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由根本制度、基本制度和重要制度构成的一整套制度体系,对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的重大意义。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就是要求我们建立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的体制机制,并随着实践的发展将各项制度的漏洞短板补齐,筑牢根本制度、完善基本制度、创新重要制度,使各项制度日臻完善并形成制度集成。制度建设在精不在多,要坚持问题意识和实践导向,让制度务实管用。同时,还要注重制度的执行,让制度真正发挥效力,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保驾护航。长春要立足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在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加快城乡融合发展、持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改善和保障民生等方面推出更多牵引性、支撑性、撬动性强的制度,真正使制度建设贯穿于长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各个环节各个领域。
坚持全面依法治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关系党执政兴国,关系人民幸福安康,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必须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以全面依法治国为根本保障,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发挥法治的引领、规范、保障作用,用法治思维解决全面深化改革的各种问题,让各项改革措施于法有据,把中国式现代化稳步推向前进。要善于总结改革的成功经验,将改革成果尽快上升为法律,并深化司法领域的各项改革,完善全面深化改革的法治保障,在法治下推进改革、在改革中完善法治,让“良法”和“善治”形成良性循环。长春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过程中,要落实好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全面依法治市,科学立法、依法行政、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夯实法治根基,在推进高效能治理中突出法治保障,在创造高品质生活中彰显法治温度,在守护高水平安全中筑牢法治防线。
坚持系统观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统筹兼顾、系统谋划、整体推进,正确处理好一系列重大关系。”万事万物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不存在完全孤立的事物。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涉及的各个领域之间也存在着相互关联,这就要求我们在改革时克服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是要坚持系统思维,坚持唯物辩证法,既要抓住关键领域的“牛鼻子”,也要兼顾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所涉及的各个方面。要坚持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在处理经济和社会、政府和市场、效率和公平、活力和秩序、发展和安全等重大关系上下功夫,在打好各项改革措施的“组合拳”上下功夫,用系统观念推进改革行稳致远。长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坚持以关键领域改革赋能高质量发展,重点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同时又要把民生、文化、对外开放等领域的改革抓紧抓好,还要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注重各个领域改革之间的协同性,汇聚起长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强大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