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公主岭市互联网信息中心
总第2462期
 
手机看报
立足长春实际 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新闻作者:本版文章均转自《长春日报》  发布时间:2024年08月22日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立足长春实际 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路琳娜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去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这一重要概念,强调要“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加快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立足长春实际,突出资源禀赋和产业优势,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在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过程中发展新质生产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也能发展新质生产力。”传统产业在我国制造业中占比超80%,是我国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基底。今年年初以来,国家多次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是忽视、放弃传统产业,不少传统产业经过技术改造也能成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因此,我们要摒弃传统产业就是落后产业的错误认识。长春是国家重要的老工业基地和科教大市,发展新质生产力有雄厚的产业基础和坚实的科技支撑。要不断加大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力度,特别是通过广泛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智能制造技术,快速普及工业机器人、自动化流水线等智能装备,推广智能工厂等生产模式,把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作为改造升级传统产业的方向,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更多场景。

作为长春三大传统支柱产业之一,汽车产业正在加快推进智能化转型升级。在中国一汽红旗繁荣工厂的生产线上,自动化机器人与工人默契配合,精准地完成焊接、装配等任务。工厂焊装车间自动化率达到100%,涂胶自动化率达到97%,总装自动化率达到30%。实际上,类似的智能化改造场景在长春传统产业中不仅并不鲜见,一汽集团的“先进过程控制”、吉文汽车的“危险作业自动化”等多个场景还入选了国家级智能制造优秀场景。这些场景案例在各自的领域内实现了传统产业智能化改造升级的突破和创新。要积极推广上述先进做法,推动更多传统产业、更多工业企业加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升级的行列,推动新质生产力更快发展。

传统产业服务化升级也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有效途径。推动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发展,实现从“卖产品”到“卖服务”的转变,是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增强核心竞争力、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例如,长春是世界规模最大的轨道客车研发、制造、检修和出口基地,全国60%的轨道客车产自长春。近年来,中车长客不仅将产品出口至世界23个国家和地区,其出口业务模式如今也实现了从传统车辆业务到全寿命周期服务模式的转变。随着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不断深入,中车长客在沙特阿拉伯开设了首家“轨道车辆4S店”,车辆应用自主研发的无人运行系统,自检、出库、行驶、停靠、折返、洗车、休眠均不需要人为参与。他们把服务延展到产品使用地,持续提升产品全寿命周期管理能力,加速形成轨道交通装备领域新质生产力。要推广中车长客的成功经验,让更多传统产业企业通过服务化升级,促进产品和服务向更高附加值、更高技术含量、更高服务水平的方向发展,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过程中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今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扎实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强创新资源统筹和力量组织,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大力发展新产业、新业态,积极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近年来,长春每年产生科技成果1万项左右,2023年本地转化达到2050项,同比增长141%。长春还取得了氢能列车、双飞翼无人机等一批国际、国内首创性成果,在全球科研城市中的排名跃升到第31位。要不断健全“政产学研金介用”相结合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推动更多科技创新成果在长春规模化落地。目前,长春在此方面已形成诸多重大成果:长光卫星建成了全球最大的亚米级商业遥感卫星星座;长春三鼎变压器有限公司攻克了海上风电变压器的塔筒设备制造难题,打破国外技术垄断;百克生物实现了国产带状疱疹疫苗“零”的突破;希达电子小间距“LED集成三合一”产品市场占有率全球第一……今后,要更好发挥长春市科技成果转化战略合作委员会的作用,切实做到高位统筹、资源整合、稠密调度、精准推进、畅通供需,打破部门、领域、行业、区域界限,打通科技同经济对接、创新成果与产业对接的通道,让“政产学研金介用”各类主体“破壁”“合璧”,推动创新资源高效统筹、科技力量一体布局,形成科技创新全市“一盘棋”,进一步提升科技成果就地转化效率。

加大创新政策引导,以科技金融助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去年以来,长春出台了“创新17条”“汽车10条”“光电20条”“医药7条”“文旅10条”“数字6条”等政策措施,拿出30多亿元支持创新和产业培育,建立了种子、天使、创投、产业基金,投资项目249个、投资额达到80.5亿元。今年,长春还设立了数字产业发展基金,重点支持人工智能、物联网、数字安全、未来数字四大产业。今后,要加大创新政策供给,抓好政策落实,切实发挥各类基金和金融机构的作用,推动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新质生产力,力争“十四五”末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规模达到3000亿元,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改造实现全覆盖。

 

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过程中促进形成新质生产力

 

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提出,“推进产业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建设具有完整性、先进性、安全性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长春市委、市政府统筹全市发展大局,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聚焦实体经济主攻方向,全面构建“3转、4强、7新”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今年年初以来,医药、电子、装备三大产业实现两位数的超高速增长,汽车、能源、农产品加工、材料等四大产业分别实现稳定增长。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与形成新质生产力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是新质生产力的载体,而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则是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升级和发展的关键一环。要持续加强规划引领,在谋划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目标、重大战略任务、重大改革举措、重大工程项目时,充分考虑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实践要求。要通过科技创新的驱动,促进形成新质生产力,为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蓄势赋能”,推动产业体系升级和发展。同时,要通过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为新质生产力的形成提供广阔的平台和空间,促进新技术、新产业快速发展。

要推动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进一步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化发展,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长春正加速推进北湖未来科学城和永春现代生物医药城“双城”建设,推动科教、企业、市场、服务、配套等资源不断汇集,加快相关产业集群集聚发展。要持续推动相关产业企业合力共建创新平台、共同攻坚“卡脖子”技术,共保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有效应对各种不确定条件下的供应链冲击,充分发挥范围经济和规模经济效应,提升产业发展效能,助力长春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新质生产力,壮大经济发展新动能。

立足实际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长春,正在不断向“新”图强,聚链成势,向着常住人口超千万、经济总量超万亿的新型现代化城市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