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讲解 实物展示 形式多样
本报讯(记者 杨孝天)5月22日~28日是第二届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周。连日来,我市组织人大代表、热心市民、学生等不同群体,围绕普及垃圾分类知识、传播垃圾分类重要意义、引导群众互动参与等内容,在垃圾分类示范小区、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等地进行现场讲解、实物展示,以贴近群众的宣传方式展现垃圾分类带来的好处。
“这个投放点不但干净,装饰得还像公园凉亭一样,我们每次路过都忍不住多看几眼。”蓝山尚城居民黄丽娜对眼前的分类投放点赞不绝口……
为进一步推进垃圾分类示范小区建设,市城管执法局邀请20名市人大代表开展以“代表言、代表行、代表督”为主题的垃圾分类实践活动。他们深入部分小区,与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及居民代表围在一起,倾听大家的呼声,进一步发挥职能部门+人大代表的桥梁纽带作用,让群众诉求反馈更直接、更有效、更便利。人大代表就垃圾分类工作实际存在的问题逐一进行查看并详细记录,纷纷表达自己的看法,建良言,献好策,督促此项工作的进展,确保垃圾分类工作落到实处。随后,大家还一同前往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见证垃圾经过破碎压榨后实现减量的全过程,深刻感受到了垃圾分类给环境带来的积极变化。
与此同时,一场别开生面的科普体验活动吸引了岭西小学30名学生积极参与。学生在老师带领下参观了小区内设置的垃圾分类“生态岛”,京环公司垃圾分类指导员向大家讲解了什么是垃圾分类、垃圾分类的重要意义、四分类投放标准等主要内容,呼吁以“小家庭”带动“大社会”,引领带动更多人理解、支持垃圾分类工作。不仅如此,为了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到垃圾分类工作的辛苦和不易,活动还增加了垃圾分类桶边“督导”体验项目,学生带着手中的垃圾分类宣传手册,积极向过往居民讲解分类知识。
“香蕉皮属于厨余垃圾,请投进绿色桶中”“矿泉水瓶属于可回收的”“用过的纸巾请投进其他垃圾桶中”“方便面调料袋属于其他垃圾,请投进黑色桶中”……在“零距离”接触中,学生不仅提高了垃圾种类辨别能力,还进一步践行“绿色、低碳、环保”理念,争当垃圾分类“督导员”,养成分类好习惯。
在学生引领带动下,数位热心市民积极参与到垃圾分类小队之中,热闹的“小手拉大手”场景,让路过的市民连竖拇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