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写绿色发展新篇章


本报讯(记者 张雁喧)近日,走进怀德镇靖安村,200余栋大棚和300余栋小棚错落排布,棚内黄瓜翠绿欲滴、番茄挂满枝头,昔日的寻常农田如今已成“四季常青、亩亩见利”的“黄金棚”。
“过去种玉米、大豆,收益看天定;现在种大棚,实现了科技增收。”村党支部书记王大勇骄傲地说。为破解传统农业增收难题,村干部们积极向农业部门请教,又到多个镇村实地学习,最后敲定——发展棚膜经济种蔬菜。他们请来农技专家结合本村实际定制种植方案,组织村民学习种植技术,通过引进生产条件适宜、特色鲜明、发展前景看好的成熟品种,引导村民统一品种、统一标准开展生产,提升棚膜经济产业层次,一步步打破“小散弱”的蔬菜种植模式。
如今的靖安村棚膜种植总面积超过50公顷,涵盖越冬黄瓜、早春番茄等20余个优质蔬菜品种,采用“错季上市+绿色生态”种植模式,产品远销我市周边多个城市。
村集体还充分发挥党组织的示范引领作用,把资源集中利用起来,为种植户全程提供种苗和技术支持,定期请农技专家上门解决病虫害防治、产量提升等难题,让村民的好日子有了实实在在的奔头。
着眼未来,该村正在谋划棚膜经济发展新跨越:“计划再新增棚膜种植面积200亩,引入智能温控、滴灌等新技术打造智慧农业示范棚,同时培育区域特色品牌,拓展‘大棚采摘+农趣体验’融合业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