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讯(记者 杨孝天) “一亩地多赚1万多元!”近日,大岭镇二道村种植户邹兆庆看着地里饱满匀实的萝卜,喜上眉梢。相较于传统单一玉米种植,这笔账,是他承包的4公顷地采用“毛葱+萝卜”轮作模式后,带来的直接收益。
农户种植经济作物,就怕没市场,但在邹兆庆这里却完全没有了后顾之忧。他是如何抢占市场先机的?那就是巧打时间差。他信心十足地介绍:“头茬清明种毛葱,七月份收获后,一部分提供给方便面厂作为优质加工原材料,另一部分储存至反季节销售,收入翻番往上涨;毛葱收获整地后,二茬种萝卜,到十月份正好上市,趁着供应量小的窗口期,又能卖个好价钱。”
村党支部书记李中志介绍了二道村的轮作种植经验:全村已建成“毛葱+萝卜””“毛葱+白菜”等成熟轮作体系。今年全村轮作种植面积达到了30公顷,不仅大幅提升了土地利用率,更让农户对市场波动有了更强的应对能力,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益。而且,在播种期、管理期和采收期,轮作种植还能为周边100余名村民提供务工机会,带动他们共同增加收入。
轮作不仅要讲科学,更要注重细节把握。为此,村里专门组织技术人员为农户提供指导,帮助大家掌握轮作关键技术。该村推广的浅埋滴灌技术,实现了水肥一体化精准管理,既节约资源又提高效率;“五五堆垛法”可有效延长毛葱户外贮存时间,降低仓储成本;优质萝卜品种的引进,则进一步提升了产品市场竞争力。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扩大轮作规模,并在品种选育、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为农户提供全方位支持。”李中志信心满满地说,“让更多土地实现‘一地双收’,让更多农户通过创新种植模式增收致富。”
二道村的成功实践正在产生示范效应。目前,大岭镇正在总结推广二道村的轮作经验,计划在全镇范围内推广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