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种业人才“新高地”
本报讯(记者 曹 璐) 9月16日至17日,作为公主岭市北方春玉米新品种展示观摩暨“鸿翔玉米节”重要系列活动,吉林长春国家农高区玉米种业人才学院举办首期培训班,205名村级经济合作组织负责人、创业致富带头人、新型职业农民等走进田间厂区,深入学习种业前沿技术、全链条生产流程及粮食生产技术集成创新成果,进一步激活农高区科创平台人才集聚效能,打造现代种业人才培育与科技转化“新高地”。
培训期间,学员走进吉林长春国家农高区粮食生产技术集成创新高地,实地考察中国农业科学院等15家科研院校27支专业团队的技术研发与应用成果,现场观摩“玉米秸秆全量深翻还田+水肥一体化”等多项新技术实际应用成效,重点了解耐密宜机收玉米品种“东科1188”等重大专项品种的田间表现,深切体会到集成技术在提升粮食产量、改善粮食品质、节约生产成本及保护生态环境等多方面的显著优势,直观认识现代农业先进技术实践价值。
“这次亲眼看到东科1188、优迪871等品种出色的田间表现,学习了解现代化种子加工技术应用效果,给我的感触特别深。回去后,不仅要把这些好品种积极宣传给农户,更要将其应用到实际生产实践中,让先进种植模式、优质玉米品种在更多农田发挥作用,真正释放规模效益。”怀德镇黄花村党支部书记、百年黄花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石剑在培训中感慨道。
在鸿翔种业农业展示田、种子加工厂等地,讲解员围绕玉米新品种特性、种植技术要点、种子检测方法及配套先进设备进行细致讲解,帮助学员清晰掌握先进种植技术的实际应用,近距离感受到现代化种子加工技术的高效运行。
本次培训为期两天,以“沉浸式实践教学”为核心特色,通过田间实操、厂区观摩、成果分享等多元化形式,为玉米种业人才搭建起技术交流与经验互鉴的优质桥梁,帮助学员拓宽行业视野,更新知识体系,提升专业素养与实践能力。这种“按需设课、实践导向”培训模式,精准契合当前农业实际生产需求,为我市玉米种业高质量发展持续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