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公主岭市互联网信息中心
总第2527期
 
手机看报
大学生暑期实践活动火热进行 返乡学子沉浸式体验智慧农业与活力课堂
新闻作者:杨孝天 孙鑫璐  发布时间:2025年08月28日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大学生暑期实践活动火热进行
返乡学子沉浸式体验智慧农业与活力课堂

本报讯(记者 杨孝天 孙鑫璐)这个夏天,团市委精心策划的2025年“返家乡”大学生暑期实践活动火热进行,智慧农业的科技脉动、艺术课堂的青春韵律、稻田蟹塘的生态奥秘,共同构成了学子们感知家乡、热爱家乡的生动图景。

智慧大棚里的“未来农业”初体验

团市委、人社局和市委组织部人才办携手,组织大学生走进坤圣园农业产业园。在红外监控屏前,50余名“返家乡”大学生屏息凝神:草莓生长的细微变化、葡萄藤蔓的舒展姿态、无花果的成熟进程,都在高清画面中一览无余。“太神奇了!我们好像踏入了一个充满科技感的‘植物工厂’,原来种地也能这么‘高大上’。”人群中不时发出惊叹。园区内,江南风情的建筑巧妙点缀着黑土地,诉说着农旅融合的新意。而指尖触碰到陈列的“犁耧耙耱”等老农具,历史的厚重感与现代科技的冲击力交织,让学子们真切感受到家乡农业从传统走向智慧、从单一走向融合的强劲步伐。这片国家级生态农业产业园,正成为他们读懂乡村振兴“公主岭答卷”的鲜活课堂。

街舞夜校:当青春节奏遇见民族韵律

激情四射,四季卓岱印象城的舞道街舞青年夜校中音乐流淌。11名大学生在这里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艺术之旅。专业舞者化身导师,随着优美的旋律,将精心挑选的民族舞与街舞片段拆解、示范。从基础步伐到连贯动作,老师耐心讲解,手把手指导。学员们全神贯注,跟随节拍,或舒展肢体感受民族舞的柔美韵味,或释放活力体验街舞的动感节奏。汗水与笑容交织,课堂气氛热烈而专注。这方小小的舞蹈天地,不仅让学子们放松身心,更在韵律的碰撞中,点燃了他们对艺术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

稻田蟹塘:解锁“一水两用”的生态密码

“青年大讲堂”搬到了南崴子街道稻渔科技小院的田间地头。学子们蹲在田埂边,好奇地观察着水中的小生命。“看,小螃蟹在稻苗间穿梭呢。”在科技小院创始人吉林农业大学王秋举老师的讲解下,“稻护蟹、蟹肥稻”的生态循环图景清晰展现。他们近距离了解了“双边沟+分箱式插秧”的稻田养殖虾蟹模式,见证了科技如何让传统稻田焕发新生机,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

“以前只在课本上学过生态农业,今天亲眼看到、亲手摸到,感觉完全不一样。未来也更有信心为家乡振兴出力了。”大学生陆思含兴奋地分享。

深耕沃土,汇聚青春动能

从智慧大棚到舞蹈教室,再到生态稻田,团市委通过一系列沉浸式、互动性强的“返家乡”活动,为青年学子搭建了认识家乡、热爱家乡的桥梁。未来,团市委将持续深耕实践平台,不断创新形式,吸引更多青年才俊走进乡村的广阔天地,在脚踩泥土的实践中增长才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