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讯(记者 张雁喧 陈禹歧)8月22日,苇子沟街道的岭芝健灵芝繁育基地热闹非凡,43栋灵芝大棚迎来了首个丰收季,正式向游客敞开大门,邀请大家一起来感受“仙草”灵芝的魅力。
走进大棚,哇塞!一股淡淡的菌香扑鼻而来,上千株灵芝整齐排列,就像一把把撑开的红褐色小伞,特别好看。你瞧那菌盖,足足有两指厚,上面覆盖的孢子粉细腻得像绸缎,摸起来滑溜溜的,这可都是仿野生种植的功劳!
据了解,此次开园活动正值灵韵苇子沟·首届灵芝文化节,将持续到8月24日,期间游客们不仅可以亲身体验采摘灵芝的乐趣,还能参观孢子粉从收集到晾晒的全过程。产品展销区,乡村振兴专干们举着灵芝标本正认真讲解仿野生环境种植的灵芝从菌段培育到采收的过程,让大家全方位了解灵芝的奥秘。参观展示区,市民现场亲手触摸灵芝,观察灵芝的生长环境。
现场还有更有趣的活动:灵芝认养通道正式开启,大家可以挑选自己心仪的“灵芝宝宝”,把这份自然之礼带回家。此外,采摘园还准备了抽奖和砸金蛋活动,惊喜好礼送不停。
在B区22号大棚内,准备认养“灵芝宝宝”的游客们正忙着挑选心仪灵芝。“通过宣传,看到在獾子洞村搞了一个灵芝采摘节活动。在咱们这的大棚里能看到培育出的新鲜灵芝,感觉很新奇,今天我就来看看。以前都是在电视、电影里看到,这次亲眼见到活的灵芝,很震惊,现场还认养了一株。”市民时满春一边采摘一边赞叹道。
为了让大家买得放心,基地还通过“岭芝健”抖音账号视频,全程记录灵芝的生长、采收过程,从菌段扎根黑土到如今“仙草”丰收的场景,每个细节都记录在案。乡村振兴专干周焕介绍:“我们在灵芝种植过程中,都会在网上视频号上进行记录。有很多观众朋友在后台向我们了解灵芝种植情况。经过街道领导的统筹安排,决定在今天举办一场灵芝文化节,目的就是为了传播我们的灵芝文化,关注国民健康,助力乡村振兴,也方便岭城的朋友们到现场瞧一瞧、看一看,我们还为现场的朋友们准备了伴手礼。本次活动得到群众的欢迎,大家反响热烈,希望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激发乡村振兴的动力与活力。”
据统计,开园第一天,基地共接待游客1200人(次),认养灵芝31株,销售孢子粉320盒、226瓶,取得了开门红。接下来,灵芝繁育基地将继续开放,欢迎更多的朋友前来认养自己心仪的“灵芝宝宝”,感受乡村振兴的新成果。
另讯:苇子沟街道首届灵芝文化节圆满收尾,可这股子发展的劲头,顺着棚里的菌香飘得更远了。这可不是一场简单的“热闹”,而是给乡村振兴实实在在添了把火。
这场文化节从一开始就把“文化搭台、产业唱戏”记在心里,街道党工委全程统筹,就想把灵芝的价值挖透。效果确实没让人失望,产业、品牌、人心全都有了新突破。基地提前一个月就备好货,灵芝切片、便携孢子粉、礼盒装摆得满满当当,还搞了新鲜的“灵芝宝宝认养”。活动期间,5000余人来基地打卡,光孢子粉就卖了2000多盒,300多株灵芝被认养采摘,同时与4家商超、特产店洽谈了意向订单,大棚里的“宝贝”真真切切变成了收入。
更难得的是,大家没只盯着卖货,还专门设置“灵芝科普区”,摆上图文和实物,城区来的亲子家庭一边学知识,一边体验采摘,让“岭芝健”这个牌子,彻底打上了“原生态”的标签。筹备时,乡村振兴专干们更是齐心,自愿报名分工协作,采摘灵芝、泡灵芝茶……大伙儿都觉得,基地的灵芝产业就是自己的“心头事业”。“作为街道乡村振兴专干,我们不只是想把灵芝产业做起来,更想把灵芝文化做深做实, 让乡村振兴的实惠真正落到更多群众身上。”赵明姬说。
考虑到不少人没赶上活动,岭芝健产品优惠将延长至8月末。接下来基地还要把产业链拉长,请专家来教技术,培养年轻人做电商、搞文旅,把“短期热度”变成“长久饭碗”,让灵芝从“土特产”变成“高端消费品”。
接下来,苇子沟街道还会继续深耕灵芝产业,让更多村民参与进来,让“灵芝香”飘得更久,让“好日子”过得更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