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马俊超)强降雨后,市农业农村局迅速行动,组织农技专家送技下乡,因地制宜开展有针对性的农业指导。
在受降水影响的农田地块,技术人员仔细查看情况,提出建议,“排水后要及时补施肥料,以速效氮肥为主,配合施用1%到1.5%的尿素和0.3%到0.5%的磷酸二氢钾混合液,连续喷施两次,每次间隔7到10天,可以结合使用表面活性剂喷施,加强养分供给,促进植株快速恢复生长”。
“病虫害方面,要重点防控大斑病、灰斑病、玉米螟和黏虫等。大斑病、灰斑病等叶斑类病害,可以在发病初期选用枯草芽孢杆菌吡唑醚菌酯、丙环唑醚菌酯、肟菌酯戊唑醇等杀菌剂喷施,视发病情况隔7到10天再喷施一次;玉米螟、黏虫等蛀蚀类害虫优先选用苏云金杆菌、球孢白僵菌等生物农药,高密度发生时,可以选用四氯虫酰胺、氯虫苯甲酰胺等化学农药进行喷施。”
眼下,正是露天蔬菜上市的关键期,连续强降雨过后,露天蔬菜根系活动弱、吸水吸肥能力差,易发生瓜菜烂根、果实腐烂等问题。农业技术人员深入到村组,实地查看露天蔬菜情况。
“适宜采收的瓜菜要及时抢收。天气好转后要及时清除病死枯叶,喷施药剂减轻病虫发生。有条件的可覆盖一层遮阳网,防止天气转晴后太阳灼伤瓜菜,同时防止高温高湿环境引发大面积茎腐病和根腐病。”
“积水后土壤容易板结,土壤中空气明显减少,应及时排除积水,进行中耕、松土、追肥、培土,增加土壤透气性。追肥以施氮肥为主,并辅以磷、钾肥,以弥补土壤中流失的养分”。
“为防治病虫害发生,可以喷施代森锰锌、多菌灵、百菌灵等广谱性菌剂。对浸水时间长的地块,要及时拉秧,抢晴翻耕,及早安排下茬作物生产,可因地制宜补播速生叶菜类蔬菜,如空心菜、小白菜、生菜等”。
根据实际情况,市农业农村局将进一步集中组织技术力量,加派更多技术人员参与农田指导,服务保障全市农业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