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公主岭市互联网信息中心
总第2523期
 
手机看报
“预”字当先 “实”字托底 全市上下扎实工作防范应对强降雨
新闻作者:杨孝天 马俊超 曹璐 张雁喧 孙鑫璐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31日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预”字当先  “实”字托底
全市上下扎实工作防范应对强降雨

本报讯(记者 杨孝天 马俊超 曹璐 张雁喧 孙鑫璐)7月24日-26日,我市迎来大范围强降雨。各部门坚持“预”字当先“实”字托底,全力以赴做好防御应对各项工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城市防汛:快速响应 协同处置

市气象局启动暴雨Ⅳ级应急响应,单位主要负责人、分管领导及气象台全员在岗,实行24小时双岗值班,滚动发布精准预警:降雨前发布大风、暴雨、洪涝蓝色预警;25日凌晨依据雨势多次升级,依次发布暴雨黄、橙、红色预警,并联合市水利局发布洪涝橙色气象风险预警;通过电话、微信群“叫应”各乡镇政府,确保预警直达基层。同步制作科普短视频,加强公众防范指引,以精准预报支撑全市防汛减灾。

市交通运输局多措并举保障交通运输安全。制定防汛方案并修订预案,开展应急演练提升防御能力;对全市公路拉网排查,重点整治路面、增设防护设施,对3处公路风险点、2处涉水在建项目严格执行雨前、雨中、雨后“三查”;强化客运企业防汛安全教育;组建3支共100人应急分队,储备应急客车30辆、货车20辆,以及装载车、运输车等机械设备,铁锹铁镐、编织袋、砂石料等物资,在较大风险路段提前部署,确保发生险情第一时间处置。

农村防汛:周密布防 高效应对

全市防汛会后,市农村防汛系统立即进入实战状态。市政府分管负责同志组织专家研判,市农防指下发紧急通知,各乡镇、涉农街道主要领导带队,全员值班值守,紧盯河湖库风险,强化薄弱环节24小时监控预警;部署水库提前预泄,发挥拦洪削峰作用;选定非常溢洪道位置,预置抢险物资;紧盯积涝风险,部署应急排涝队伍清障,雨后及时排除农田积水保粮食安全;设置安全警示标识,关键区域落实值守应急管控防溺水;核查危房落实清单式转移措施,确保群众安全。

南崴子街道落实四项举措构建全域防汛体系。一是拉网排查清隐患。指派专人对河道沟渠、低洼点、危旧房、特殊群体住所及水库等重点区域开展“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排查,建立“隐患清单+整改台账+责任人”三单联动机制,限时销号清零。二是严阵以待备应急。升级预案并组织演练,“超标准”储备木桩、编织袋、抽水泵等物资,组建党员干部、基干民兵应急突击队,24小时轮岗值守,确保快速响应。三是三级联动压责任。建立“街道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网格、网格员包户”包保体系,干部即日下沉驻点,压实责任闭环。四是全域联动传预警。通过微信群、大喇叭、宣传车等多渠道实时推送预警和避险指南,确保信息“村不漏户、户不漏人”,实现传递零时差。

十屋镇党委书记、镇长24小时值班值守,带领相关人员对域内道路及河流险段开展不间断巡逻,实时监测险情。各村在镇党委政府的统一指导下,针对漫水桥等关键点位,及时采取路口封堵措施,严防车辆、人员冒险通行,切实筑牢防汛安全防线,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大岭镇全面排查河道、低洼地、危房等风险点,登记造册并制定整改方案;预判转移需求,提前规划路线及安置点。各村足量储备编织袋、抽水泵、救生衣等物资,提前运抵易险区域,确保快速调用。制定详细预案,明确分工流程,组织针对性演练。建立镇、村、组三级预警网络,通过村广播、微信群实时推送预警,引导村民做好避险准备。镇领导、水利科及村干部24小时在岗,应急队伍全员待命,巡查河道水位、渗漏、滑坡、积水等险情,即时处置。对独居老人、危房户等重点群体实行“一对一包保”,包保干部逐户排查,严禁危房住人。降雨后立即动用机械疏通积水路段及农田沟渠,严防内涝。

怀德镇全员值守,镇村组建55人抢险队及每村10人预备队,前置粒料500立方米、无纺布1000米、大桩400根。全镇7处漫水桥均设警示标志并专人值守禁行。

紧绷安全弦、织密责任网,当前,我市各部门正持续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及时排查隐患,随时做好防汛抢险准备,为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