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公主岭市互联网信息中心
总第2521期
 
手机看报
张传福焚家抗日
新闻作者:宣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17日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张传福焚家抗日




抗日战争中,曾传颂许许多多甘愿牺牲一切,勇抗强敌的感人故事,张传福焚家抗日,就是其中的一例。
张传福是怀德人,1902年在南崴子出生。1904年日俄战争爆发,沙俄军队的铁蹄蹂躏着他的家乡。为了生存,全家被迫背井离乡,辗转逃到下江汤原县太平川。
1931年 “九一八”事变,他已经29岁。日本侵略军的残暴行为,令他非常痛恨。自从迁到太平川后,他家经过20多年的惨淡经营,购置了一笔家业。全家37口人,15间房子,百来垧土地,有车有马,还开设了一处远近闻名的粉坊,日子过得还富裕。正在这时,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踏进东北,就像一盆冷水泼向张家的火红生活。这年,张传福已经接替他伯父的工作,当上了掌柜。操持家里30多口人的生活,他感到肩上的担子太重了。那时,他只想保住全家人辛勤劳动得来的财产,保住全家温饱的生活。因此,他接受了敌伪的委命,当上了太平川自卫团的团长。
自卫团得效忠于日本侵略者,这并不是张传福的愿望。他反对日军的暴行,想起国家的危亡,人民的苦难,他的思想发生了矛盾。他常常扪心自问:我就这样甘当亡国奴吗?就这样只顾自家的安全而置国家与人民于不顾吗?他深深内疚。在这样矛盾的心情中,他度过一年又一年。
1934年春,夏云阶率领汤原抗日游击队到太平川一带活动,创立游击根据地。同年八九月间,连续攻克黑金河、西大岗、二道沟、长发屯等自卫团的土围子,缴获了上百条枪支,得到工人、农民的热烈拥护,使太平川的斗争形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太平川的开明地主、教育界知名人士,有的自愿献出家产作抗日经费,有的携带枪支参加抗日游击队。汤原人民的抗日救国运动,日益高涨,使张传福看到了民族的希望。当时游击队提出“中国人不打中国人”的口号,张传福每次奉命“讨伐”,他都按着这个口号来办,总是对游击队放“朋友枪”,应付了事。他还教育家里的人说:“有日本鬼子在,这个家就不是我们的,中国的前途在共产党游击队那一边。”他的表现,引起游击队的注意,汤原中心县委派党员和他接触,进一步激发他的爱国情绪,提高他的思想觉悟。经过一段教育后,他表示愿意率部队抗日。党组织还通过反日救国会员做他的团丁的工作,争取这个团哗变!
伪警察署长察觉到张传福的行为,向县公署报告他“通匪”。1934年11月27日,县警察大队长途径太平川时,狠狠地责备了张传福:“为什么不打胡子(指抗日游击队)?”“为什么连一个人、一支枪、一匹马也没有打下来?”打了张传福一记耳光,并命令他第二天到县公署去。张传福强压住心头的怒火,当天晚上,他就和汤原中心县委游击队长戴洪滨见了面。在戴的鼓动下,张传福决心弃暗投明,并讨论了行动计划。第二天鸡叫前,游击队袭击警察署,接应张传福起义。张传福率领30多人参加了汤原游击队,被编为一个小队,他任小队长。在张传福的影响下,他的弟弟和粉坊粉匠,以及其他农民群众也纷纷参加了游击队,游击队迅速壮大起来。
随着人员的成倍增加,武器问题十分突出。张传福就想办法解决,一面率部队收缴竹帘等警察署、警察所的枪支,一面通过各种关系去购买武器。一次,他听说一个散了伙的山林队有一挺捷克式轻机枪。他回到家里用卖黄豆的一千元钱买下了,以装备自己的抗日部队。
张传福的行动,引起敌人无比的愤怒。他们声称,如果张不脱离抗日部队,就把他的家烧光,把家人杀光,但张传福对此没有动摇。家属也全力支持他抗日。敌人开始行动了,他们抄家捕人,有的家属被关进牢里,有的被送回老家。张传福率领队伍,抢在敌人行动之前,回家把房子烧光,以示抗日决心。这年年底,中共汤原中心县委吸收他为共产党员。
根据北大荒自然条件以及敌我斗争的形势,总队决定成立骑兵队伍,由张传福负责。张传福接受这一任务后,挑选了一部分身强力壮的队员去汤西,以陷马沟为中心,活动于亮子河、汤旺河、姜家蔓子、大眼儿沟、佛爷砬子、邹兴沟一带,一边打击敌人,一边筹集马匹。由于张传福积极工作,很快建立起一支100多人的骑兵队。11月初,他会同赵尚志的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迅速攻占了亮子河金矿,缴获了伪军和矿警队的机枪2挺,步枪100余支。其后,把汤原游击总队编入东北人民革命军第六军,夏云阶任军长,李兆麟为代政治部主任,军部下设4个团,张传福被任命为第四团团长。1936年1月30日,全军千余名指战员集合在汤原县温家屯举行授旗仪式并发表宣言。全体将士庄严宣告:“我们为中华民族解放而战!为收复东北失地而战!”大会上,群情激愤,气氛十分热烈。
授旗后,第四团到三甲一带活动。3月的一天,他们发现由莲江口方面窜来一支40来人的伪军和一辆满载物资的马车,张传福立即传令队伍埋伏在路沟和树丛里,待伪军走近后,游击队的枪声响起来。这突如其来的打击,使伪军晕头转向,措手不及,全部被缴了械。此次战斗缴获机枪、匣枪、步枪多支。张传福对伪军进行抗日救国教育,当场有5名伪军要求留下,其余的发给路费遣散回家。
1936年6月,张传福率领第四团在复兴伊家大院准备渡江,突然有一辆满载鬼子兵的汽车从汤原开来。张传福考虑到,复兴这个地方陆路、水路四通八达,如果打响了会引来更多的敌人,对我不利。因此,汽车从屯子后公路开过去时,他们并没有截击。但是,河桥被大水冲毁,汽车过不了河,就又掉头回来,一场战斗就不能避免了。当汽车开到大院门口,我们的机枪就吼叫起来。经过10分钟的激战,鬼子伤亡大半。为了迅速清理战场,准备转移,张传福首先冲出大院。这时一颗子弹飞来,把他打成重伤。这次战斗,消灭鬼子22人,缴获机枪1挺,步枪3支,并烧毁了汽车。张传福忍着伤痛,率领大队渡河转移了。之后,他住进六军亮子河后方医院治疗。
1937年2月,六军在汤原县格节河召开军政联席会议。会后,六军扩编成4个师,戴洪滨任军长,张传福任第二师师长。
1937年下半年,日本关东军对抗联部队实行由南到北的分区包围。在松花江下游地区,他们集结2.5万名兵力,组织特务网点,每夜派出特务到各屯侦察,形成经常性的“威力圈”,对抗联部队进行“讨伐”。张传福率二师投入了反“讨伐”斗争。5月间,二师行军到宋大犁屯,天已经很晚了,就在屯内宿营。拂晓,敌人从屯南摸了上来,我军发现后就把敌人压在屯边的低洼地带。敌人因地形不利,抛下20多具尸体逃走了。二师就这样同敌人兜圈子,给敌人以沉重打击。
在讨伐中,最严重的问题是子弹缺乏,队伍得不到休整。1938年2月,张传福决定智取公顺永。部队隐蔽后,张传福率一部战士化装成日军的一小队骑兵,直奔公顺永大门,占领了炮台。部队在这里休整以后,继续在萝北一带坚持游击战。
北满临时省委第七次常委会针对下江敌我斗争形势,决定跳出敌人包围圈,开辟黑嫩平原抗日游击区。1938年6月,李兆麟代表省委召开了三、六、九、十一军联席会议,组织部队分三批进行西征。7月,张传福率二师由南林子启程。8月,经过汤原太平川并补充给养。一天傍晚,队伍行进到了黑金河,突然遭到从北山上来的百余日军的袭击。战斗中,张传福等10余名同志负伤。部队在陈雷率领下继续西征,留下一部分同志护送张传福等转移。在第二天夜里,张传福因伤势过重,不幸牺牲,时年37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