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6月25日讯(记者 杨孝天 张雁喧)今天,一场贴近实战的防汛应急抢险救援综合演练在二十家子水库紧张展开,全方位检验我市防汛应急体系在极端暴雨洪水条件下的响应速度、指挥调度、协同作战和实战救援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演练模拟二十家子水库流域遭遇历史罕见强降雨,4小时降雨量高达141.1毫米,导致水库水位急剧攀升至建库以来最高值224.78米,库容达892万立方米,超出50年一遇设计水位0.13米。气象预报显示未来仍有持续强降雨,水库面临严峻溃坝风险,险情紧急上报。
指挥体系高效运转 专业分组协同作战
演练指挥部下设巡查预警、联合会商、防洪调度、水面救援、转移安置、抢险、安全保障、医院救护及新闻报道等多个专业小组。各小组职责明确,接到指令后迅速行动。巡查预警组第一时间加密巡查频次,密切监控水情险情变化。联合会商组紧急召集水利、气象专家进行现场研判,基于实时数据和预测,果断建议并启动防汛应急Ⅲ级响应。防洪调度组立即执行调度命令,精准操作闸门,将水库出库流量提升至33立方米每秒,有效缓解库区压力。
救援处置快速精准 实战氛围紧张有序
演练核心环节紧密围绕实战需求。当模拟发现群众落水险情时,水面救援组反应迅速,无人机快速升空定位并精准投送救生圈,两艘冲锋舟劈波斩浪迅速抵达,高效协同将落水者成功救起,医疗救护组随即展开现场救治,全过程响应及时、操作专业。在模拟巡查发现大坝渗水重大险情时,抢险组在技术指导下火速集结,分工协作,运用专业器材对模拟管涌点进行快速、规范的封堵作业,有效控制了险情扩大。面对因持续泄洪超出下游河道安全承载能力而需紧急转移群众的模拟命令,防汛指挥部迅速行动,干部手持喇叭广播预警,报汛员敲响铜锣逐户通知,佩戴红袖章的工作人员挨家挨户组织引导,派出所干警现场维持秩序、实施交通管制,群众有序乘车向预定安置点安全转移,过程紧张高效、秩序井然。
能力建设持续强化 演练成效充分显现
此次演练覆盖了从险情发现预警、应急会商决策、水库科学调度,到水上生命救援、堤坝险情处置、群众安全转移等防汛抢险全链条环节。各参演队伍反应敏捷、配合紧密、操作规范,真实模拟了防汛抢险的紧迫场景。演练有效检验了应急预案的实用性和各环节的衔接效率,锻炼了队伍的快速响应和协同作战能力。通过这次贴近实战的演练,我市进一步提升了应对洪涝灾害的应急处置水平,为保障汛期安全积累了宝贵经验。
另讯:为有效应对主汛期暴雨等极端天气,全面提升防汛抢险应急处置能力,6月20日,市应急救援队在卡伦水库开展防汛协同实战演训,以实战为导向,模拟多种复杂汛情场景,全方位检验队伍应急救援水平。
随着现场一声令下,演训正式拉开帷幕,各分队迅速行动:队员们熟练操作冲锋艇破浪疾驰,灵活穿梭在水面上,进行编队航行、快速救援等作业;无人机腾空而起,利用高清摄像头对水域情况进行实时监测,为救援决策提供精准信息;遥控救生圈以极快速度驶向“遇险人员”,成功实施救援;水面移动担架、水陆两栖救援车也在各自演练环节中发挥关键作用。各科目演练有序推进,队员们配合默契,将平日训练成果充分展现。
“此次演训旨在检验和提升队伍的应急反应速度与协同作战水平,通过模拟真实场景,让队员们积累实战经验,确保在汛期突发状况来临时,能够拉得出、冲得上、打得赢。”市应急管理局副局长李红岩说。
此次防汛协同实战演训,从人员组织、装备保障到各科目实施,均严格按照实战标准开展,通过明确分工、强化协作,进一步检验和提升了应急处突大队防汛抢险能力,为安全度汛积累了宝贵经验,切实筑牢了汛期安全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