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赋能乡村 文化点亮文旅
我市与吉林艺术学院携手推进民俗实践教学
本报讯(记者 张雁喧) 6月14日,市委宣传部与吉林艺术学院艺术管理学院携手,依托“东北老念想民俗村”的丰富资源,开展“大地绚彩,乡野生生”实践教学系列活动,以艺术管理专业教学为纽带,深度挖掘农耕文化与民俗文化,为地方文旅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东北老念想民俗村”位于我市毛城子镇于塘坊村,是吉林省3A级乡村旅游单位,村内满族四合院、民俗土房等传统建筑古朴雅致。耕读文化博物馆中,2000余件名人书法、南北大炕等生动展现历史记忆;瓦当文化艺术馆、东北瓷砖博物馆等特色展馆,更是民俗文化的珍贵载体;关东大车店、小人书博物馆等场景还原,让游客沉浸式感受东北乡土风情。
此次实践教学活动,邀请吉林艺术学院特聘教授、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向勇担任首席专家主持开展艺管名师课堂、“谈艺录”学术沙龙、实践教学调研等系列活动。艺管名师课堂为学生传授前沿理论;“谈艺录”学术沙龙探讨艺术管理与传统文化传承的融合路径;实践教学调研组织师生深入民俗村,从文化资源开发、业态设计等方面开展实地研究。学生们在民俗村触摸历史、感受文化,将课堂知识转化为推动乡村文旅发展的实践能力。
“我们到‘东北老念想民俗村’做一次体验,目的是把学生从课堂带到社会上、田野里。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当地的文化生活,培养他们对历史文化的认知,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如何去承担责任,助力当地乡村文化建设。公主岭历史文化比较厚重,希望同学们在这样的‘历史文化之旅’里,更好地、更深度地了解当地乡村文化。”吉林艺术学院艺术管理学院院长刘国伟说。
本次活动以“东北老念想民俗村”为实践基地,通过高校与地方文旅资源的深度联动,将艺术管理教学融入乡村振兴与传统文化传承,培养既懂艺术又善管理的专业人才,探索出一条以文化赋能乡村、以教育助力文旅发展的新路径,让传统民俗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勃勃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