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掀起“文明月月行”环境提升热潮
部门联动擦亮文明底色
本报讯(记者 杨孝天)春满岭城万物新,文明新风润民心。我市于4月初全面启动“培树新风尚 文明月月行”环境卫生提升月专项行动,多部门协同发力,引导全民积极参与文明实践,以绣花功夫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
聚焦城市“里子工程”,城管执法部门展开环境攻坚。累计清除主次干道违规小广告320余处,腾退巷道公共空间900平方米,清运越冬积存垃圾210吨,对46家占道经营商户实施规范管理。在机械轰鸣与环卫工人的辛勤劳作中,一条条街巷焕发新颜,一处处卫生死角变身文明窗口。
深耕乡村人居环境,农业农村局打出环境整治组合拳。2400台(次)机械车辆穿梭在阡陌之间,3600名工作人员奔忙于村组角落,完成270公里农村道路、150公里沟渠清理,3000户庭院焕然一新。2800吨农村生活垃圾实现资源化利用,在垃圾焚烧厂转化为绿色电能,奏响生态治理的循环经济乐章。
住建系统以“匠心精神”精修“城市家具”。对全市10个建筑工地围挡开展标准化改造,206盏市政路灯重焕光彩。在公益广告围挡的文明标语映衬下,破损的市政设施完成美丽蝶变,城市公共空间既保有温度更彰显文明风范。
街道社区创新治理模式,让文明新风浸润万家。东三街道针对老旧小区实施“焕新工程”,清理积存垃圾、消除安全隐患;铁北街道“红卫士”志愿服务队深入小区楼院,通过“文明入户”宣传和“环境会战”行动,在老旧散小区播撒文明种子。全市各街道累计开展宣传活动32场(次),惠及居民5000余户,让文明理念在春风化雨中生根发芽。
在这场文明提升行动中,各部门既守土有责又协同联动。城管执法与民政部门联合开展文明祭祀宣传,引导群众采用鲜花祭扫、云上追思等绿色方式缅怀已故亲人;住建与街道建立设施维护快速响应机制,确保公共设施完好率保持98%以上。
以“环境卫生提升月”为起点,“文明月月行”正在成为群众生活新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