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讯(记者 杨孝天)在市中心医院手术室,一场与死神赛跑的救治,创造了生命奇迹——通过仅2~3厘米的颅骨微创通道,医疗团队成功为脑出血患者清除70毫升血肿,这个相当于一小杯水的出血量,在神经内镜技术下被精准“抽丝剥茧”。
今年1月收治的危急患者于先生(化名),因左丘脑出血导致浅昏迷,传统开颅手术的高创伤性与颅骨修补风险让家属陷入两难。院神经外科团队在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刘伟明教授的指导下,采用神经内镜技术完成高难度救治。患者术后恢复良好,两周内即达到出院标准,刷新了该院脑出血救治记录。
与传统开颅手术相比,神经内镜技术仅需通过2~3厘米的小骨窗即可完成手术,通过筷子粗细的通道就能解决技术问题,大大减少了脑组织损伤,使患者术后1~2周就能康复出院,不仅缩短了住院时间,也让患者能更快回归正常生活,有效减轻了家庭陪护负担。
手术过程中,内镜的高清视野能清晰区分血肿与正常脑组织,显著降低误伤风险,同时减少了感染、癫痫、脑脊液漏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对高龄患者或合并多种基础性疾病的患者尤为适合。在经济方面,由于住院时间大幅缩短,患者能够节省长期住院、药物和重症监护的费用,切实减轻了医疗负担。同时,这项技术适用范围广泛,不仅能有效处理硬膜下血肿、脑室出血等复杂位置的病变,还为高龄患者提供了更安全的手术选择。
近年来,市中心医院随着与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合作加深,从诊断到康复,每一步都有省级医院专家全程跟进,既放心又省心,患者满意度持续攀升。神经外科团队还成熟掌握颅内动脉瘤栓塞术、特重型颅脑损伤、神经内镜下经鼻腔—蝶窦垂体瘤切除术等相关技术。未来,该院计划进一步扩大与省级医院的合作范围,引入颅内压监护仪等高精设备,全面提升急危重症救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