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杨孝天)在市中心医院,一系列贴心的便民新举措正悄然改变着患者的就医体验,无论是初次就诊的患者,还是频繁往返医院的老病号,都能感受到这里的温暖与高效。
主动问询:
温馨服务从第一步开始
“您哪里不舒服,我帮您记录一下。内科请往那边走……”一进入市中心医院,市民张思远便受到一楼分诊引导员的热情迎接。这些引导员不仅帮助患者挂号、分流,还耐心解答各种疑问,确保患者在入院第一时间就能获得帮助。
除了热情的服务,完善的硬件设施同样不可或缺。放眼望去,便民轮椅整齐地摆放在显眼位置,旁边配有清晰的使用说明和温馨提示。引导员会主动上前询问患者是否需要帮助,并贴心协助他们坐上轮椅,耐心指引就诊流程。对于需要平躺的患者,担架队会迅速到位,熟练协助转移,确保患者得到及时、专业的照护。
这样的场景每天都在医院上演,不仅让原本紧张的患者渐渐舒展了眉头,也营造了一个温馨、有序的就诊环境。通过减少患者因不熟悉流程或环境而产生的焦虑感,每位患者都能感受到尊重与安心。
引导就诊:
全员参与,热心服务
在现代化医院管理中,提升患者就医体验已成为一项系统工程。该院创新性地构建全员参与的导诊服务体系,通过整合行政、安保、后勤等多部门资源,形成立体化的服务网络。他们共同参与到引导患者的队伍中,热情主动地为患者服务,根据患者手中的检查单或医嘱,快速指引他们前往下一个科室或治疗区域。这种“全员服务”模式,不仅有效缓解了工作压力,更实现了服务资源的优化配置。
前来就诊的张云翔感慨:“这些戴党徽的工作人员特别热心,看我腿脚不便,不仅帮我找到最近的诊室,还帮我拿检查报告,真是让人感动。”
让每位工作人员都成为患者的向导,这不仅是服务方式的改变,更是服务理念的升华,让患者享受到更优质、更高效的就医体验。
听取建议:
以患者为中心,持续改进
医院建立了完善的反馈机制。每天,医疗服务协调员会主动与患者沟通,搜集他们在就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意见和改进建议。这些反馈内容涵盖就诊流程、服务态度、设施设备、环境卫生等方面,确保医院能够全面了解患者需求。对于能够立即解决的问题,相关部门迅速安排处理;对于需要跨部门协调或长期优化的事项,医院召开专题会议,制定改进方案并明确责任人和完成时限。这种反馈机制不仅提升了医院的服务质量,也增强了医院与患者之间的信任,构建更加和谐的医患关系。
通过一系列医疗服务“小变化”,患者就医体验真正实现了“大提升”。无论是主动问询、引导就诊,还是听取建议,医院始终以患者为中心,致力于为每位患者提供更加贴心、专业的医疗服务。在这里,患者不仅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更能感受到温暖与关怀。市中心医院,正在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医者仁心”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