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方农村,进入农历二月,人们就有在室内育秧苗的习惯,为了能早一点儿吃到陆地上的青菜,就得提前育秧苗,待到五月份,躲过那场每年春天早晚必来的霜冻,就可以下地栽秧苗了,远比直接种的菜下来得早些。
老伴儿精通此道。今年春天又早早地开始了育秧苗行动。提前育秧苗,大多是选择像西红柿,茄子,芹菜,小辣椒等等,实际上可以提前育秧的蔬菜品种是很多的,不过多了也侍弄不过来。再说了,每年一到栽秧苗的时候,门前道上也会有卖各种秧苗的小贩。
今年春天老伴儿育了西红柿,小辣椒和黄瓜。光西红柿就育了好几个样,什么绿柿子,外号叫贼不偷,大黄柿子,红柿子,因为外孙女爱吃西红柿。实际上家里的菜园很小,栽不了多少棵,老伴儿倒是育了不少,说多出的秧苗给邻居或是亲家母点儿,老伴儿心眼儿好,人情也是不错!
早育的秧苗很多天前就出土了,长势良好,昨天老伴儿又给秧苗分了碗儿,整整齐齐的,还挺好看。因为晚上室内温度低,老伴儿每天天要黑的时候,就把秧苗从窗台搬到睡觉的炕上。第二天再搬到窗台上晒阳光,倒是不怕费事儿。每天搬来搬去。
这几天,天气转暖,老伴儿又把秧苗挪到了暖棚里。秧苗长得更快了,分了叶。实际上距离在陆地栽秧苗还早着呢!还要想办法抑制秧苗的快速生长。看来育秧苗也不是简单的事儿。
老伴儿在育秧苗的同时,还顺便种了好几样蔬菜,什么香菜、小白菜、水萝卜等等。因为气温低,菜长得慢,想吃到嘴里,还要假以时日,不过看着绿绿翠翠的菜苗,也是满心期待和欢喜。每天老伴儿是拿这当了活计。不过也挺好,这人就怕闲起来无事可做,如今,农村的人不管年岁大小,只要身体好,都出去打打工,赚钱去了,也没有人串门唠嗑,老伴儿弄些菜种,正好打发了时间,省着寂寞,又能早日吃到青菜,真是一举两得。
春天育秧苗,其他人家也是如此,有的家育的品种更多,像育黏玉米苗、南瓜、西葫芦。不过,像黏玉米苗,早早地栽到地里,到了七八月份,黏玉米成熟的时间,要比正常的种植的早上一个月,不过提前育秧苗栽的黏玉米吃起来皮条,也不香。后来人们就不早早地育黏玉米苗了。到时候催芽下种,黏玉米下来得也不晚。
人们年后育秧苗,有早有晚,五花八门,各式各样,不怪乎都是一个目的,希望能提前把秧苗栽到地里,早早地吃到青菜。
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流光溢彩。人们用辛勤劳动去创造财富,用浓浓的乡情去编织生活,成了一种乐趣。每当看到阳光下成长的秧苗,我和老伴儿的成就感就在心中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