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张雁喧)为贯彻落实《公主岭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促进县域高质量发展与城乡融合,市自然资源局积极谋划,严格执行规划,健全监测评估预警机制,严守“三条控制线”,科学规划产业布局,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在推进乡村振兴中,优化城乡要素流动,推动区域协同发展,完善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等机制,全力开启发展新征程。近日,记者就国土空间规划采访了市自然资源局副局长常艳吉。
记者:常副局长您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统筹城乡空间布局、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近期,我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获批。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落实新规划,请您谈一谈工作思路和举措?
常艳吉:一是严格执行规划,坚决维护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一经批准,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随意修改;二是健全监测评估预警机制,构建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网络,定期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体检评估,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为规划调整和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三是严守底线与保障安全,严格落实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确保国土空间开发不越界、生态环境不破坏、耕地资源不减少。
记者:国土空间规划承载县域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需要资源要素保障,请问自然资源局是如何谋划配置资源来促进县域高质量发展的?
常艳吉:这个问题我从两方面解答,一方面科学规划产业布局,根据区域资源禀赋、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合理规划产业用地空间布局,明确主导产业和发展方向,避免产业同质化竞争。另一方面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坚持节约集约用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合理安排新增城镇建设用地,优化建设用地结构,优先保障重点项目、民生项目和产业发展用地需求。
在基础设施规划方面,随着交通基础设施的完善,积极推动长春—公主岭区域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打通东风大街、和谐大街、郜家大街;向西延伸腾飞大街直连农高大路,以及科贸大街延伸至长春农高区主核心区。实现基础设施、产业布局、公共服务等多维度协同建设,加速完善长春公主岭同城化发展进程。
记者:作为新型城镇化试点城市,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路上,我们将采取哪些办法,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常艳吉:首先,全面优化城乡要素流动机制,加大农业农村产业、服务、技术等投入,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其次,推动区域协同发展,积极融入长春都市圈建设,加强与周边地区在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等方面的协同合作,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最后,通过完善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机制、城乡要素双向流动机制等,加强城乡之间的联系和互动,促进城乡产业互动协同,实现城乡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推动乡村经济社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