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密
付老师教我们的时候刚过三十岁,将近一米八的个头,总是酷劲十足。他面庞干净,油亮的头发齐刷刷地往右后方梳,相当帅气。而且,他每天的着装绝不重样,即便那时服装的款式不多,颜色也比较单调,但他的衣服总是干净整洁、得体大方,整个人显得活力四射,神采飞扬。
实际上,付老师不但外表英俊,内涵更是丰富深厚,可谓是学富五车。他的课上得精妙绝伦,总是那么风趣幽默,那么随性自然,那么轻松惬意,却能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将品德教育如春风化雨般融入其中,把那些枯燥乏味的说教,悄无声息地渗透在知识教育里,这不得不说是一种高明的手段、一种独特的技巧,是将思想教育寓于知识教育之中,唯有经验丰富的老教师方能如此驾轻就熟、不着痕迹。
他从不打骂学生,若你真的犯了错,他会岔开双腿,稳稳当当地站在你面前,目光专注地凝视着你的眼睛,与你一同保持站立的姿势,如同朋友聊天般和颜悦色地与你交流。引导你自己发觉并承认错误,还让你主动拿出解决办法,自觉去改正错误。同学们都说他这一招实在是厉害!
参加工作后,面对学生的调皮捣蛋,有时我也会气恼,也会抱怨,可一想起付老师说过的“你不能恨铁不成钢,而要炼铁成钢”,便觉得甚是在理,从而心平气和下来,再去寻找“炼铁成钢”的良方妙法。
付老师上课确实很有一套。记得那是一节区公开课,众多听课老师和各校领导都坐在教室后面等待上课,上课铃声已响过数分钟,仍不见老师来上课。几个班干部急忙去找,可办公室里根本不见他的身影。大家都急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尤其是教务主任,在走廊里来回踱步,满脸焦虑。听课的老师也开始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有的甚至站起身来准备离开……
就在这时,只见付老师空着两手满面春风地走了进来。他微笑着快速扫了一眼教室里所有的人,然后不慌不忙地走到讲台前,温文尔雅地弯腰敬礼说:“让大家久等了,不好意思!”然后转向学生,“同学们,今天我们在这里上一节作文课,作文的题目是‘迟到’。”一边说着一边潇洒地从一整支粉笔上掰下一小块,把“迟到”两个字用这截粉笔放倒写成隶书在黑板上。字如其人,写得漂亮大气,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被吸引,似乎忘了因刚刚焦急等待而产生的烦躁情绪。
接着,他开始详细地指导我们如何写好这篇作文。他首先让我们思考,为什么要写“迟到”这个题目,引导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这个主题。然后,他详细讲解了如何列提纲,告诉我们要明确文章的结构和段落分布,让作文更加有条理。
之后,付老师强调了如何抓住重点。他以自己迟到的经历为例,绘声绘色地讲述其中的关键因素和值得关注的细节。他还提醒我们要注意描写的细节,让读者能够感同身受。
在讲解过程中,付老师不断提问,引导我们积极思考和回答问题。他认真倾听每一个同学的发言,并给予及时的反馈和建议。
最后,他鼓励我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用生动的语言和真实的感受来描绘“迟到”这个主题。他告诉我们,好的作文不仅要有清晰的思路,还要有独特的视角和感染力。
通过付老师有条不紊的讲解和指导,我们对如何写好这篇作文有了更深刻的理解。结果这次写作课取得了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因为大家从老师迟到的现象中有了深刻的体会,在对迟到的议论部分都很有深度,也使我们明白了迟到的危害,从此要求自己养成早到的习惯。一直到现在,无论上学还是上班,或者与朋友相约,从没迟到过。你看,这节写作课的意义与鲁迅刻在课桌上那个花蕾般的“早”字,是不是有异曲同工之妙呢!
这就是我们初中时智慧而有个性的付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