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马俊超 杨孝天 张雁喧 李佳瞳 曹璐 实习记者 张驰宇)受台风“格美”影响,近日,我市迎来强降雨天气。全市各部门、各乡镇街道切实落实全市防汛工作会议精神,闻“汛”而动,向雨而行,全面压紧压实防汛排涝责任,坚守岗位,及时调度,排水除险,扎实细致做好各项工作,筑牢防汛“堤坝”,全方位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应急局:
市应急局及时补充防汛物资,建立市、镇、村三级防汛物资储备机制,提前做好冲锋舟、折叠床、编织袋、水泵、发电机等25类应急物资储备,坚持足额足份、分布储存,确保关键时候能调得出、运得快、用得上,为做好防汛备汛工作筑牢坚实基础。应急指挥中心实时跟进各地人员转移、积水点位、水库水位、道路封闭、工程停工情况,高效服务保障全市防汛指挥统筹调度。全市累计出动巡查人员1814人(次)、车辆606车次、抢险设备124台套,提前转移群众145户312人,其中分散安置94户188人,集中安置51户124人。
气象局:
市气象局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全面安排部署防汛气象服务工作,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
7月30日,全市启动暴雨Ⅲ级应急响应。气象局预报业务平台24小时灯火通明,局班子成员与平台负责人、值班员坚守岗位、共同作战,密切监视“格美”动向及带来的风雨影响,对降雨时间、地点、路径和影响等情况进行分析研判、联合“会诊”,逐小时发布雨量预报和降水移动路径预测,向地方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滚动通报相关情况、提出工作建议。
同时派驻气象台专业人员在市防汛抗旱指挥部现场服务,通过高分辨率数值预报模式、卫星遥感技术、雷达监测等多种手段,随时对风雨路径、降水强度和落区做出精准预判,为全市防汛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守护同一个家,筑牢第一道防线,气象局采取“大会战”方式进一步强化气象预警。联合自然资源局发布地质灾害风险黄色预警,联合水利局发布洪涝黄色预警,联合农业农村局发布农田渍涝黄色预警,并通过电视、广播、手机短信、市直媒体新闻公众号等多渠道发布预警信息,普及气象灾害防范应对和应急避险知识,提醒公众和各部门做好防范准备,全力应对强降雨天气。7月30日至31日,开展“13161”叫应35次,发送短信提醒19800条,发布雷电、大风、暴雨预警信号11次。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入汛以来,市气象部门以实际行动展现了气象服务的深情与担当!
水利局:
市水利局积极应对极端天气,切实把水库、河堤险工险段作为防汛抗洪工作重点,周密部署、一线调度、强化巡查,加强对重点领域、关键环节隐患的排查,全力以赴落实落细各项应对措施,确保安全度汛。
8月3日,连日大雨过后,我市迎来了久违的放晴。水利局全体工作人员依旧保持着高度警惕,顶着烈日骄阳认真巡查。
杨大城子水库是我市库容面积最大的水库。该水库目前正在泄洪。河堤上,工作人员认真查看堤身、堤坡、堤脚情况。杨大城子灌区管理所主任荆绍佳介绍,入汛以来,所里一直密切关注水情变化,昼夜不歇对大坝进行巡查。受台风“格美”影响,7月31日下午3点水库上游第一次洪峰到来,当天晚上9点库容超过汛限水位。接到指令,8月2日水库开始泄洪,当前泄洪流量是每秒15立方米。此次泄洪预计8月6日降到汛限水位以下。
在台风“格美”来临前,水利局提前组织22座水库腾出库容,降雨过程中,时刻关注上游来水和中下游水位变化情况,适时优化调度,精准控制流量,确保上下游行洪稳定。目前已累计调度37次,有效调洪3100万立方米。
当前,防汛工作仍在紧张有序进行。水利局一线人员严格遵循三级防汛应急响应要求,坚持“抢早”“抢小”强化巡查,一旦发现险情,立即启动“三快”机制——快速定性、快速决策、快速实施,确保科学预判、精准抢险。
目前,该局已累计出动寻堤查险人数1585人,24名专家提前下沉指导安全度汛工作,为乡镇提供技术支撑力量。
水利局党组书记常在表示,防汛工作一刻都不能放松。水利部门将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加强研判预警,严格落实巡堤查险责任,履行险情报告制度,有力有序开展各项防汛工作。
住建局:
市住建局对防汛防城市内涝工作进行部署,对地下半地下空间、易积水点、市政基础设施、在建工地、房屋安全进行排查,落实应急人员物资。值守及巡线包保干部共计82人集中出动,在全城区14个低洼易积水点位进行易涝点处置工作。组织施工抢修人员105人、工程抢修车20台、抽水泵12台、吸污车4台,全力进行排涝抢险。经过四个小时的努力,道路积水工作全部处理完毕,畅通了城市交通。
近日,市住建局利用强降雨间歇期,组织攻坚队加大对城区低洼地带、积水点等重点区域、重点部位排水设施改造和维护力度,提升排水系统运行效率,为全力保障城市运行和市民平安出行创造有利条件。
全面排查城区内各主次干道排水设施,清理排水管道中的杂物,修复破损井盖和雨水箅子、雨水收水口以及水毁路面,加速积水排放,确保排水系统畅通。
住建局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按照气象部门信息推送,今年雨水量为近年来峰值,近期连续强降雨对城区市政排水设施的冲击较大。雨后住建局会同城区各街道进行了全面排查,发现低洼地段井盖、路面、排水管线以及桥洞泵组均不同程度受损。局领导班子带头督战,研究重点积水路段整治方案,大力开展道路积水点治理。
截至目前,已完成补坑1730平方米,临时修复破损路面约350平方米,清掏雨水收集井91座、污水检查井190座,更换污水井盖33套、雨水井盖11套,更新雨水篦子15套,新建雨水收集井2座,维修加固检查井46座。对国文大街岭东路路口进行管线改造,最大程度解决路口积水问题。
汛期仍在继续,市住建局将持续保持战斗姿态,严阵以待做好雨前排查、雨中巡查、雨后核查,全力以赴确保我市安全度汛。
公安局交通管理大队:
公安局交通管理大队迅速响应,每日出动165名警力进入易积水点位及重点交通枢纽、重点区域和重点流域等部位,加强巡逻,遇突发险情第一时间处置。同时,出动执勤车辆32台,在低洼积水处设置交通管制卡点和临时执勤点19处,摆放锥筒110个,以最大的努力保障道路通行,帮助群众推移涉水抛锚车辆12台。早晚高峰时段,交警提前上岗、延后撤岗,做到“流量不减,警力不撤”,全面加强疏导调流工作、巡逻管控、预防事故发生,引导车辆安全有序通过。同时,对市域内主次干路及易积水点位、桥梁、涵洞、坡路、低洼漫水、匝道、火车站等易积水重点部位,开展全方位轮巡安全隐患排查,做到提前部署、动态布警,让警力“跑”在汛情前,并安排专人值守,保障通行安全。
交通运输局:
市交通运输局把保障主汛期公路运行安全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打好汛期主动仗,以实际行动保障道路畅通、人民群众出行安全。派出9支养护巡查队、7个路政中队,联勤联动开展巡路隐患排查,加大汛期公路、桥梁安全隐患排查力度。组成13支防汛工作队,第一时间下沉到公路重点部位现场一线,组织清理排水系统、疏通排水沟和泄水孔,加强对急弯、桥梁、涵洞、易积水路段等重点部位的动态监管,及时清淤疏堵,消除路面落石杂物,确保路网正常运行。加强“两客一危”车辆和重载货车的安全监管,做好交通运输企业及客运场站应对防范的安全提示,督促企业严格执行运营指令,安全规范营运。
城管执法局:
市城管局全员出动到各积水点巡查,设置警示牌,拦截过往车辆,防止进入积水深处,并打开井盖加紧排水,安排专人看守。为防止路面积水上涨,针对个别积水路段,执法队员用手认真掏出下水道井盖中的泥沙、垃圾、落叶等,确保雨水快速排出。
河北街道:
连日来,河北街道全体工作人员身着“红马甲”,顶风冒雨、挺身而出,战斗在汛情监测、隐患排查、转移安置、应急处置等工作最前线,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
由于长时间的降雨,雨水倒灌,河北街道辖区7处过水路面和2处涵洞均出现不同程度积水,给途经该地段的行人、车辆带来严重影响和安全隐患。河北街道“红马甲”们化身安全“预警员”、隐患“排查员”及险情“处置员”,第一时间在井盖漂浮、路面破损等特殊地点设立安全提示牌、警戒带,并及时上报行管部门,设置专人看守、疏通积水、引导车辆绕行,为行人和车辆“保驾护航”。
“这雨下得太大了,街道的干部担心我住的这个房子有危险,主动把我们俩安置在宾馆,很感谢!”辖区居民田奎宝说。防御强降雨期间,河北街道全体人员迅速响应,对照台账资料,逐一排查重点人员,制定群众避险转移方案,针对“危险区”的居民做到有序转移、妥善安置,将汛期雨水对居民的影响降到最低。
他们不仅是防汛的勇士,更是居民心中的“撑伞人”。用责任和担当为居民筑起了一道摧不垮的长堤。“降雨期间,我们河北街道全体工作人员做到24小时值班值守,随时监测降雨情况,在雨量较大时及时转移人员,引导居民安全出行,保证路面排水畅通。接下来,河北街道将继续多措并举,做好汛期的各项工作,防止城市内涝发生,确保辖区整体平安。”河北街道办事处主任潘兴文说。
刘房子街道:
受近段时间持续强降雨影响,刘房子街道辖区内部分农田出现不同程度积水。为最大程度降低连续降雨给农业生产带来的不利影响,街道迅速开展农田排涝工作。班子成员带队,对受影响的农田进行实地勘察,并根据地形地貌和排涝的难易程度,制定详细的排水规划:对于地势较高的农田,通过在田间开挖排水沟、清理内外沟渠的方式进行排水;对于地势较低的农田,利用挖掘机、抽水泵等机械设备,迅速开展农田排涝,最大限度减少农作物水淹时间,全力保障粮食安全。
刘房子街道为最大程度降低连续降雨给农业生产带来的不利影响,街道班子成员制定了详细的排水规划,对于地势较高的农田通过在田间开挖排水沟、清理内外沟渠的方式进行排水;对于地势较低的农田利用挖掘机、抽水泵等机械设备,迅速开展农田排涝,最大限度减少农作物水淹时间,全力保障粮食安全。目前出动挖掘机4辆、抽水泵12台、发电机12台,疏通堵塞田间沟渠30余处,累计排涝50余亩。
同时组织农技人员下沉一线指导,采取病虫害防治、追肥补养、及时改种等措施,加强田间管理,努力将受灾地块损失降到最小。
刘房子村村民李响说:“幸亏街道派人来帮咱解决田间积水问题,这下有希望保住收成了!”
洪喜河村村民张连福说:“我们这地处卡伦河周边,距离卡伦河300米,因双清湖水库放流及域内多条河流汇聚到卡伦河,导致卡伦河水位上涨,农田排水不畅。街道第一时间协调2台勾机和3台水泵为我们解决积水问题,要不然我这庄稼收成不保啊。”
南崴子街道:
南崴子街道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党工委主要负责同志带队踏查东辽河、六零河、公主岭河和辖区重点地段、易积水点等部位,设置警戒线和专人看守。网格人员上门到独居老人家中查看房屋、电路安全情况,排除安全隐患,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转移涉险群众,做到责任落实到位、风险排查到位、群众安全保障到位,为人民群众平安度汛保驾护航。
另讯:日前,南崴子街道深入开展防汛巡河工作,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加强领导,夯实责任。落实主要领导负责制,迅速召开专题会议细化分工,成立由党员、志愿者、社区干部组成的防汛应急队伍,对东辽河、六零河、公主岭河、兴隆河四个河道开展巡河,建立水域台账,明确水域名称、起止点、长度、责任人及联系方式。紧盯各社区工作落实情况,做足做实应对极端天气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全力确保安全度汛。
深入排查,消除隐患。各级河长、巡河员定期巡河,重点查看河道水位、河坝等情况,及时调整防汛措施,在重点位置增添4个摄像头观察水位。认真做好河长巡查记录,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做到“全范围,全看到,全知道”。加强辖区内水域安全设施检查和防汛巡查。截至目前,共出动11队26人、车辆6台,疏通沟渠5000延长米,累计巡河200余次,发现问题8处,已全部整改。
强化宣传,营造氛围。利用微信群及上街入户为居民讲解等方式,普及地质灾害相关知识,让群众对汛情有更深刻、更清晰的了解;发动全民参与,畅通监督渠道,全面营造共管共治的浓厚氛围,确保安全度汛。
朝阳坡镇:
朝阳坡镇针对东辽河段水位上涨加大巡逻力度,发现城子上8组提水闸门有漏水现象后,镇党委第一时间上报信息,组织40人的抢险队,出动挖掘机1台,连夜完成修复,确保了堤坝安全。同时出动人力263人、车辆31台、机械设备8台,对全镇积水农田进行排水,努力将受灾地块损失降到最小。
杨大城子镇:
8月1日凌晨,杨大城子镇遭遇暴雨袭击。早3时,镇党委根据降雨情况启动应急预案,70余名机关党员干部组成的应急抢险队奔赴抢险一线,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早5时,应急抢险队对积水较多的镇区南市场展开排水抢险。大家齐心协力,逐一打开积水路段雨水箅,清理因雨水冲刷而沉积的树叶和淤泥,并设专人看守;临时封闭道路,避免过往车辆被淹受损;对严重积水路段现场研究解决方案,当机立断破路排水;组织商户及时在商铺门口放置沙袋,防止雨水倒灌。清理过程中,锹不好用的,大家直接用手抠;水面浸过雨靴,就穿拖鞋上阵。经过3个小时奋战,镇区内险情得到控制。
早7时,镇区东加油站和怀茂线主路金盆河东大岭桥出现险情。镇党委书记带领应急抢险指挥组,协调公安、应急、交通运输、行政执法等相关部门,对出现险情区域进行封锁,对车辆和人员进行疏导,严禁人员车辆冒险通行,确保安全。
早8时,各包片领导及包村干部根据镇党委“不漏一户,不伤一人”工作指示,全部深入包保村屯了解受灾情况,指导和协助各村屯开展排险工作。各村和街道通过村广播、微信群等发布气象信息和自救注意事项,引导群众科学应对,增强安全隐患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各村同步巡查,指派专人对水库、过水路面桥涵等重点地段进行看管,转移孤寡老人群体。同时,通过微信群再次告知群众减少出行,降低风险。
目前,镇域社会生产生活运行稳定,镇党委组织干部群众持续排涝减灾,最大限度减少灾害损失。同时,坚持24小时巡查值守,全力以赴做好防汛工作,竭尽全力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黑林子镇:
受连续降雨影响,黑林子镇部分低洼农田出现内涝,黑林子镇党委、政府迅速组织各村开展农田积水排涝工作,力争最大限度减少损失,切实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雨后,黑林子镇迅速反应,积极部署,抓紧排查田间积水地块,立即组织排涝。同时,组织农技人员下沉一线指导,采取病虫害防治、追肥补养、及时改种等措施,按照不同地块排涝难易程度,因地制宜制定农田排涝方案;对积水程度较轻且适合挖沟排水的农田,迅速抢挖沟排水,随时清理疏浚,防止发生农作物根腐病等问题;针对积水程度较重、地势较低的农田,及时采取机械强排等措施,用最短时间排出田间积水,尽可能减少损失;加强田间管理,努力将受灾地块损失降到最小。
“现在村里组织人员、车辆、抽水机、水泵等,正在全力排除低洼地块农田积水,对积水较深的农田,利用水泵、抽水机等机电设备不间断进行抽水作业,加快农田排水进度;对于排水不畅的坑塘沟渠,动用挖掘机进行清挖疏浚,逐个地块打通田间埂坎,确保排水畅通。”黑林子镇李学坊村党支部书记李云德说。
在农田排涝的同时,黑林子镇还利用手机微信公众号、微信群等载体,及时向广大农民群众宣传汛期对农作物造成的危害及相应的防范措施,力争把灾害损失降至最低。
范家屯镇:
受台风“格美”影响,范家屯镇硅谷大街青怡坊路段发生积水,严重影响了居民的日常生产生活。该镇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对积水路段采取封闭措施,积极开展防汛抢险工作。
在积水路段现场,镇主要领导亲自坐镇调度指挥,根据实时情况采取水泵排水、开辟新排水路径、疏通干沟等有效措施,统筹镇城建、执法、公安、自来水、供热、市政等相关单位和部门进行抢修,各村也纷纷组织抢险队,带着水泵等设备参与其中。吉林省东吉公路建设有限公司、吉林中远建设集团积极为排水提供设备。全体工作人员冒着风雨,不顾被雨水浸透的衣裤、粘满淤泥的鞋帽,紧张有序地开展排水、清淤、疏散交通等工作。截至8月1日12时,共出动抢险人员210余人(次)、水泵29台、发电机16台、铲车2台、挖掘机2台、其他各类抢险车辆20余台。
经过昼夜不间断奋战,硅谷大街青怡坊路段排水抢修工作已完成,目前道路已正常通行。接下来,范家屯镇将进一步抓好城市内涝和低洼易涝点治理,不断提升防汛抢险队伍专业化水平和应急救援能力,加大对辖区内老旧房屋、简易工棚、长期闲置房屋易发生倒塌伤人事故点的排查力度,做到底数清、情况准,尽最大限度降低灾害影响,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毛城子镇:
受汛期强降雨影响,毛城子镇部分农田出现不同程度积水。为保障粮食丰收,最大程度减轻群众灾害损失,该镇迅速行动,及时疏通沟渠,全力以赴开展农田积水排涝工作。
各村干部抓住排水关键窗口期,第一时间深入田间地头察看积水状况,认真登记积水地块位置、面积,采取人工开沟、清淤等措施,疏通沟渠,排除田间积水,降低田间湿度,促进作物恢复。对积水严重地块,调动挖掘机、铲车等大型机械对排水沟渠进行深挖,保持农田排水顺畅,加快排水速度,最大限度减少农作物水淹时间;对积水较多、无法靠沟渠排水地块,使用水泵等机电设备排除积水,减轻湿渍对作物根系的伤害。
截至目前,该镇已累计出动员人员470人(次),投入挖掘机、装载机、抽水泵等110台(次),处置农田积水270余处,面积1.33万亩。
八屋镇:
连日来,受强降雨影响,八屋镇辖区内河道水位上涨,部分低洼地段农田出现不同程度积水。为保障农业生产,八屋镇迅速开展防汛减灾和农田排涝工作,确保辖区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全镇80余名干部职工下沉防汛一线,镇党政主要负责人靠前指挥,包村干部、网格员、村干部深入田间地头全面摸排农田积水情况,现场安排部署农田排涝工作,因地制宜制定排涝方案,抢抓农田排涝进度,对连片、积水较深的农田,组织抽水机械加快排水进度。镇纪委、应急科、水利科等多科室协调联动,逐村下沉督导各地块排涝情况,督促各村加快排涝进度,并向群众了解排涝困难和建议,实时上报反馈,及时协调物资需求,真正解决群众困难。
截至目前,全镇累计动员党员群众360余人(次),出动抽水设备58(套),铲车、挖掘机等大型机械11台,挖排水沟15千米,排水8000余亩。
另讯:日前,八屋镇政府组织工作人员对镇内五个堤段进行巡堤查险,特别对重要堤防和薄弱堤段巡查防守,确保安全度汛。
受前期连续降雨影响,东辽河、大青河、小辽河、金盆河、小二道河出现流量大、流速快、水位不高但下降慢的现象,该镇重点巡查堤坝有无漏洞、脱坡、裂缝,还特别巡查堤防附近的水井、抗旱井、地质钻孔等人为孔洞。严格执行巡查制度,以步行方式对堤围进行全面细致检查,采用眼看、耳听、脚踩、手摸等直观方法,或辅以铁铲等简单工具,对堤面和异常现象进行检查,判断分析发现的导常,及时鉴别险情并报告上级。“看看水里有没有旋涡,堤坝与水面处有没有冒泡,排涝是否正常。”八屋村通讯员孟令强说,他们的主要任务,就是仔细看仔细听。
据了解,从7月28日开始,镇里就组织82名党员志愿者,实行24小时三班倒制度,对域内5个堤段进行巡查,确保发现问题第一时间处理。
接下来,八屋镇将把险工险段特别是历史重大险情段、堤后有坑塘堤段、穿堤建筑物堤段作为防范重点,加强巡查力量,扩大巡查范围,尤其对超警戒水位时间长的堤段进行昼夜不间断拉网式查险,对重要堤防严防死守,保不决口。
大榆树镇:
大榆树镇党委积极应对持续降雨天气带来的汛期挑战,紧盯重点区域、关注重点人群、聚焦重点环节,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全力抓好防汛抢险、排涝减灾工作。截至目前,已出动320人(次)、挖掘机50余台,开挖150余条排水沟,排除田间积水。
强化组织领导。镇党委镇政府班子成员带领包村干部、村“两委”班子在各村组开展巡逻排查,共同坚守在一线,做到“第一时间发现隐患,第一时间排除风险”。对可能出现险情的河段、地段提前设置警示牌、放置标志物。各村及时疏通道路沟渠,同时配置防溺水救护物资。对重点人员落实包保责任,提前明确转移路线、生活物资来源等。重点排查低洼地带、老旧房等关键场所,全面降低恶劣天气对群众的影响。
聚力排涝抢险。连续强降雨导致于家窝堡村一组后强排站存水严重,20公顷地排水困难,给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威胁。面对这一情况,镇党委、政府立即组织人员现场勘察,积极协调供电所解决变压器问题,并协调两台应急水泵,解决强排站排水闸门问题。针对辖区内危房、涉水道路、民堤田间洼地积水等安全隐患,及时出动挖掘机、排灌机,通过打通地头沟、疏通田间沟渠等多项措施及时排除田间积水,最大限度减少农作物渍水时间,切实防止出现农田渍涝灾害。组织人员对涌泉、团结、韩家店3个村闸门不严、民堤缺口、涉水路面3处风险点进行加固,提高排涝能力。同时,协调相关部门对供电线路、排污管道等设施进行全面巡查,发现问题立即落实人员和措施。
接下来,该镇将进一步加强组织保障,确保防汛排涝各项措施落细落地落到实处;压实工作责任,把责任目标细化分解落实到岗位部门、量化到个人;落实汛期24小时值班制度;强化协同配合,各司其职、通力协作,全力为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保驾护航。
响水镇:
连日来,响水镇全力做好防汛备汛工作,通过加固护坡、农田排涝、汛后防疫等工作,让防汛有措施、渡汛有保障,严守群众“安全线”。
干部群众心连心 筑牢防汛安全线
由于受连续降雨等极端天气影响,该镇平安村辖区内范伊路一处路段发生边坡水毁。镇(村)干部职工闻“汛”而动,第一时间奔赴受灾路段,快速组织人工、机械对险情路段进行护坡加固,争分夺秒保畅通、保民生。
据村支部书记孙保权介绍,该地段地处河流下游,共有三条直流汇聚于此。恶劣天气让排水压力增加,更要注意道路边坡水毁、滑坡等问题。为保障路段畅通安全,我们雨后第一时间就加固了一条全长20米的护坡,准备了100余根4米的木桩,利用挖掘机将木桩打进泥土2米左右,并结合人工对木桩进行铁丝网加固、绑扎、外套防雨布,最后用泥土压实起到保护作用。除此以外,我们采用警戒绳进行隔离,张贴警示告示,安排专人值守,进一步排查汛期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将不稳定因素遏制在萌芽状态。
不仅如此,该村还在镇里的统一组织下,全面打捞清理河道漂浮物以及沿河道草丛内的垃圾,保障干净整洁。
村民王晶东说:“水毁路段附近周围一大片地都是我家的种的玉米,一是担心路不通,二是惦记自家的收成受影响。但是村里加固了护坡、清理了河道,还对周边农田进行了排涝,我是既放心又安心。”
打好防汛“主动仗” 全力以赴保民生
深入田间地头、研究抢排措施、加大机械和人力投入力度,该镇迅速开展农田积水排涝工作,最大限度减少损失、保障民生。
——闻汛而动,迅速部署。组织包片包村干部及应急、水利等部门,深入村屯田间地头,研究积水抢排措施,加大机械和人力投入力度,确保田间水入渠、渠入沟、沟入河。
——协调联动,合力攻坚。镇村屯三级干部统筹协调钩机和铲车,调取水泵帮助群众及时排出农田积水,多方联动开展排涝工作。同时,组织人员对辖区道路、桥梁、房屋等全面摸排,对存在安全隐患的道路、桥梁、房屋设置危险警示牌。
——科学调度,精准施工。根据农田积水情况,科学调度施工机械和人力。对积水较深的农田,利用水泵、抽水机等机电设备进行不间断抽水作业,加速农田排水进度。对于排水不畅的坑塘沟渠,动用挖掘机、铲车等机械进行清挖疏浚,逐村、逐地块打通田间埂坎,确保排水畅通。
截至目前,排涝工作共出动人工200余人次、调配钩机22台、排水面积675公顷、疏通沟渠1.3万米,相关人员排查群众自来水水质,对个别水井房水箱进行清洗,确保村民饮水安全。
做好渡汛“后半篇文章” 持续巩固不松懈
积极组建防疫消杀小组,确保灾后不出现传染病疫情。采用比例为1:50的 84消毒液,利用喷雾器喷洒的方式对部分水淹区域进行防疫消杀。全镇共消杀面积900平方米,主要包括8户居民住宅,三座过水桥梁。在完成外环境消毒工作后,工作人员还继续加强疾病监测和预警,及时发现和处置可能出现的疫情。同时,还将加强对村民的健康教育,提高村民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防止疾病的传播和扩散。
桑树台镇:
连日来,受强降雨天气影响,桑树台镇辖区内河流水位上涨,出现道路、农田被淹等情况。面对复杂严峻的防汛形势,镇里认真组织,全力以赴做好防汛救灾工作,最大程度上守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暴雨停歇后,为尽快恢复生产生活秩序,镇党委迅速应对,第一时间组织全体党员干部、群众志愿者排水排涝,高效调配挖掘机、铲车、抽水设施等大型机械设备60余台,全力清理道路、农田积水及淤泥,最大程度降低强降雨给群众带来的不利影响。各村党支部也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把握汛情动态,随时掌握雨情、水情,发现积水第一时间排水排涝。同时,为确保群众出行安全,在过水路面两端设立警示牌,安排人员日夜值守,对来往车辆和群众进行劝阻。
下一步,该镇将继续压紧压实防汛减灾责任,持续做好值班值守、隐患排查、应急处置等各项工作,全力确保安全度汛。
玻璃城子镇:
连日来,受台风“格美”影响,玻璃城子镇辖区内河道水位上涨,部分低洼地段农田出现不同程度积水。为保障农业生产,该镇迅速开展农田排涝工作。
全镇56名干部职工下沉防汛一线,镇党政主要领导靠前指挥,包村干部、网格员、村干部深入田间地头全面摸排农田积水情况,对农田排涝工作现场安排部署,因地制宜制定排涝方案,对连片、积水较深的农田,组织抽水机械加快排水进度。向群众了解排涝困难和建议,及时协调物资需求,解决群众困难。
截至目前,全镇累计出动党员群众144人次,出动抽水设备15套,动用铲车、挖掘机等大型机械3台,挖排水沟1.45千米,排水900余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