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公主岭市互联网信息中心
总第2425期
 
手机看报
为种业企业创新发展注入“强心剂”
新闻作者:马俊超  发布时间:2024年04月09日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为种业企业创新发展注入“强心剂”
本报记者 马俊超

我市把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当作自己人,政策越来越精准,营商环境越来越好,企业获得感也越来越强。这是先正达集团中国春玉米研发中心工人忙碌的场景。                 本报记者 马俊超 摄

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种业作为农业现代化的战略核心,既是保障粮食安全的核心要素,也是促进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作为吉林省现代种业发展的“硬核”担当,我市充分发挥长春农高区平台优势,以农业“芯片”种业攻关为突破口之一,突出政策引领,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推动政府、种业企业、科研院校在科技资源整合方面深度合作,推进种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全力构建现代种业高地。

“公主岭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企业发展,为企业落地提供了要素保障,特别是在土地流转、农机补贴上给予大力帮助和支持。”先正达集团中国玉米种子种质资源开发经理谢军深有感触地说:“公主岭把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当作自己人,政策越来越精准、营商环境越来越好,企业获得感也越来越强,特别是市委市政府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仅让企业感受到了温暖,也提振了企业在公主岭高质量发展的信心和干劲。”

先正达集团中国春玉米研发中心具备玉米种质资源鉴定、育种种质创新、亲本保持、品种筛选、病害鉴定以及新品种展示等功能,并且拥有一支由科研人员组成的优秀团队,以前沿技术为种业发展注入新活力。中心已系统化建成覆盖东北、华北、西北春玉米区的高通量、高效率种质资源创制、鉴定及产品测试评价平台,力争到2025年实现每年稳定投放市场9个以上具备强劲竞争力的优良品种,覆盖春玉米主要市场区域。

在谢军看来,地域优势和投资环境是公司发展的重要基础,公主岭处在世界玉米黄金带中的黄金带,是全国重点玉米生产大县,玉米种子覆盖东北三省及内蒙古自治区,连续多年承担国家玉米种子示范推广任务,长春农高区落户公主岭就是最好的证明。成立农高区后,支持种业发展系列政策构建起多维度推进种业现代化发展的政策体系,出台了招商引资、人才引进、知识产权保护等一系列配套措施,在种质资源、生物育种、品种推广、技术集成、生产加工、种业交易、人才引进和企业集聚等方面给予企业最有力支持,为种业企业创新发展注入“强心剂”。

近年来,公主岭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按照“规模化、机械化、标准化、集约化、信息化”标准,完善玉米种子育繁推及产学研一体化基地,加快基地生产设施水平提档升级,创新用地保障、金融支持、招商引资等政策,引入优势企业落户。目前中化先正达、隆平高科、云天化等一批研发型头部企业,赵春江、荣廷昭、陈化榜等院士专家团队入驻,实现了科技成果就地转化。全市持证的种子生产企业发展到55家,种子经营门店发展到600多家,年生产经营种子1.4亿斤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