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餐桌”盛满幸福感
本报记者 曹璐 实习记者 张驰宇
“养老不离家,离家不离社区”是大部分老年人的愿望。我市以满足老年人养老需求为出发点,大力推进社区养老,建设15分钟养老服务圈,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其中,让老年人安享幸福晚年。
敬老餐厅吃上“暖心饭”
上午9时,响铃社区敬老餐厅的早餐营业刚刚结束,后厨工作人员马上开始准备午餐。“我们每天提供10道菜品自助取用,60岁以上老年人、残疾人、退役军人可享受一定优惠。”响铃社区敬老餐厅第三方运营负责人说。
“我平时就在这儿吃饭,牙口不好就吃些容易咀嚼的菜,还挺好吃的。”居民张桂兰说。
2023年10月10日,响铃社区敬老餐厅正式对外营业,当天,针对周边老人的免费配送服务同步上线。从接单到出餐再到送餐到户到门,15分钟之内送达,保证老年人吃到热乎、健康、美味的食品。
“成立这个餐厅真是太方便了!他们每天给我送饭,菜品还经常换。这回,儿女们可以安心工作了。”居民李凤芝说。
响铃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占地1358平方米,是我市首个启动运营的1000平方米以上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除了敬老餐厅,还充分利用“家门口的服务站”,为周边的福馨家园、福馨新城等多个小区近万名老人提供全面高质的养老服务。目前,餐厅每天客流基本稳定在150人(次),接待顾客超过7000人(次)。
东三街道工作人员孙晓东表示,养老服务中心在1至2层划分了多个功能区,可为老年人提供日托、全托、午间休息、助医、康复、理疗、文化娱乐。同时依托周边加盟商户提供多项延伸居家服务,预计服务老年人每月3000人(次)。
幸福食堂尽享幸福“食”光
在铁北街道东洼社区幸福食堂,刚出锅的菜品摆成一排,散发着诱人的香味儿,百余名老人现场体验食堂准备的营养午餐,幸福喜悦洋溢在脸上。“我可是闻着香味儿过来的!”看到热气腾腾的菜品已摆上餐台,东洼社区居民于长江笑呵呵地说。
东洼社区幸福食堂共占地146.96平方米,可同时容纳40-70人同时用餐。针对不同年龄段的老年人,幸福食堂定制了不同的优惠价格。同时,9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堂食就餐享受免费(早、午、晚)一餐。
家住天翔小区的白立华阿姨的老伴儿几年前因病去世,儿女不在身边的她时常感到孤独。“年纪大了,中午不想做饭的话就来幸福食堂吃,我家离这挺近,还能跟邻居们聊聊天,也不会感到寂寞了。”如今,白立华在“小餐桌”上交到了不少朋友,每天早上第一件事儿就是跟大家在微信里互道祝福。
据统计,东洼辖区内60-80周岁的老年人占总人数的75.53%,80周岁以上的占总人口的7.56%,且多数都是“空巢”老人,希望可以减轻子女负担及各类安全隐患的发生,这就是东洼社区成立幸福食堂的初衷。
“我们聘请专业营养师每周定制菜单,保证菜品质量,同时幸福食堂还拓展了助娱照护功能,规划社交、娱乐、活动、中医理疗、休息等场所,让老年人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便捷、热情、优质的社区服务。”铁北街道东洼社区负责人说。
小小的幸福食堂,热乎可口的饭菜切实满足了老年人需求,解决了子女照顾老人的后顾之忧,也是居民与社区“双向奔赴”。2023年以来,我市共打造7家敬老餐厅、2家综合嵌入式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让老年人从“暖肠胃”到“暖心窝”。“老龄社会到来的时候,居家养老成为主要的养老模式,为老人提供助餐服务具有深远意义。只有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才能满足老人的基本需求,让他们感受到全社会的温暖和关怀。”东洼社区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