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岭市之“第一”(一)

《怀德县志》记载的历任知县表

民国怀德县第一任知事田雨时
公主岭市档案馆珍藏着许多记述公主岭市首次出现的组织、人物、事件等档案资料,它们从不同侧面反映了本市的自然风光、社会面貌、建设成就和生活趣闻,凸显了本市的乡土文化。
地理
第一大古城——辽代信州城
信州城位于公主岭市秦家屯镇东郊,亦称新集城,是域内辽代第一大古城。此城为辽代建筑,初为信州,金代仍沿用,元初废弃。1967年,吉林省人民政府确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人口
第一次人口调查统计
光绪三年(1877年),怀德改升县治时“境内丁口号称十万余众”,“尔后虽有时举行保甲稽查户口者,只不过是一纸空文,虚应故事,不能确举其实数”。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根据户部颁布的《调查户口章程的规定》,怀德县开展第一次人口调查统计,以知县蒙善为总监,以乡长、乡董、巡警为调查员,人户调查统计人口,查明全县有居民89139户,总人口为222012人,其中,男性人口为113949人,占总人口数的51.3%;女性人口为108063人,占总人口数的48.7%。这是公主岭市历史上第一次确切的人口数字。
政治
清代怀德县第一任知县——张云祥
张云祥,字集亭,四川成都府华阳县人。清光绪三年(1877年) 十二月二十二日,履任怀德县第一任县令,光绪十一年(1885年)二月初八离任。在任7年,政绩昭著。
第一位革除摊派风的地方官——贺埙
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以前的数十年间,怀德县地方盛行“赭衣车费”。“赭衣车费者,办理招解命盗诸案一切费用也。”“人命盗劫之案各社皆有,每解一案,民摊百金。屡解屡摊,一案不了,摊派无穷,讹索多端,民不堪命,怨声载道。遂有下匿命讳盗,上压案积牍之弊。进级百弊丛生而无可补救。‘赭衣车费’为怀德一大弊政也。”光绪十二年,县令贺埙到任,深究“赭衣车费”弊源,洞烛弊窦,下车伊始即行禁革,处理积案一百多起,一切费用悉出自捐廉,不取于百姓,其恐年远易变,又禀准上级立案,永远革除“赭衣车费”的摊派,百姓称快。贺埙是怀德县第一位革除弊政的县官。
第一位保护领土主权的地方官吏——李大钧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十月初三,日俄战争结束。同年十一月二十六日,日、俄两国军事代表在四平签署《撤军手续》《铁路移交顺序》等文件。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七月二十日,日本军队接收了公主岭铁道“附属地”的管理权。公主岭铁道“附属地”南界至城区内公主岭河北沿。当时公主岭河上没有正规的桥梁可以通行,河南、河北交通不便。日本人要在公主岭河上修建几座桥,以利行走,并将施工。民国怀德县公主岭地方交涉局局长李大钧出面阻挡日本人修桥,并毅然表示:“原来附属地边界仅至河北沿,河南乃是中国所有,桥梁须由中国方面自修,以保领土主权。”日本词穷,停止所为。李大钧向奉天省请示,说明理由,省方决定,由省公署拨款,修建隆记桥。李大钧又向商会说明保卫国家领土主权的意义,商会慨然出款,修建广胜等4座桥,于是公主岭河上横跨5座崭新的木桥。
民国怀德县第一任知事——田雨时
田雨时,字润芝,奉天(辽宁)锦县人,附生出身,民国元年(1912年)初任,民国元年末离任。
第一位民国国会议员——谷耀山
民国十年(1921年)七月,谷耀山被选为民国众议院议员,系怀德县籍首位国会议员。
伪满洲国怀德县第一任县长——马春田
马春田,又名拯民、德泉,化名杨明忠,1900年出生,回族,奉天海城县人,日本士官学校第九期毕业。1924年投靠日寇,先后充当附属地公主岭警察署高等巡捕、范家屯附属地警察署司法巡捕。1931年“九·一八”事变中,马春田组建伪怀德县地方维持会任委员长,并带领日军将怀德县县城攻陷,民国怀德县县长赵泽民、县公安局局长汲义方被俘,惨遭杀害。1932年2月,马春田被委任为伪怀德县县长。新中国成立后,马春田隐瞒身份当上了“清真织布厂”的副经理。1951年10月,他以汉奸罪被逮捕,被北京市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20年,1961年病死于狱中。
(公主岭市档案馆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