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公主岭市互联网信息中心
总第2415期
 
手机看报
贴心服务叩开群众心门
新闻作者:张雁喧 杨孝天  发布时间:2024年03月05日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河北街道打造特色品牌 
贴心服务叩开群众心门
 

 
    本报讯(记者 张雁喧 杨孝天)近年来,河北街道充分开展“四大幸福”党建品牌建设,秉持“用心、用情、用爱”的服务理念,将社会资源与街道力量有机融合,深化服务,受到群众欢迎。
打造“幸福学堂”,引领社会风尚。以辖区青少年实际需求为出发点,依托党群服务中心、党群服务站升级打造活动场所,各社区统筹资源、细化工作分工,招募大学生组成教师团队,根据不同年龄段儿童需求,推出学习技能类、兴趣爱好类和健康运动类等内容丰富的课程,满足青少年安全、文化、精神文明等多种教育需求,并通过经常召集孩子们开展知识竞赛、读书分享、跳蚤市场等活动,盘活阵地使用效率。““四点半”童趣乐园”“快乐寒假,童伴之家”、课后托管班等学堂的开设受到家长们广泛好评。截至目前,小课堂共开课120余次,参与学生200余人。
打造“幸福驿站”,面对面、心连心帮民困、解民忧。近年来,新业态经济迅猛发展,快递小哥、外卖骑手等新就业群体大批涌现。河北街道作为我市人口密度最大的街道之一,社会治理也全面进入“深水区”。为切实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街道在原有党群服务站基础上进行升级重点打造,增设饮水机、雨伞、微波炉、桌椅等服务设施,全力推进“幸福驿站”建设,持续提升群众的生活幸福指数。“以前,喝水、上厕所都要跑到很远的地方。”外卖员张欣桐告诉记者,他之前常常因这些小事烦恼,虽然有时也会去周边的商铺和窗口单位解决现实问题,但多数情况下,他不愿意去。“现在有了‘幸福驿站’,情况大不一样了,随时都能进来休息,幸福变得触手可及。”张欣桐说。街道在驿站经常开展暖“新”慰问,为骑手送上大礼包,包括手套、护膝等;在传统节日开展民俗活动,和广大居民一起贴春联、猜灯谜、剪纸、包粽子、煮元宵等,丰富了文化生活,增进了邻里感情。
打造“幸福食堂”,凝聚向善力量。“自从家门口有了食堂,饭菜花样多又好吃,不仅我们方便,老伙计们聚在一起也开心,长了好几斤肉呢!”天庭雅苑居民赵克志竖起大拇指连连称赞。如今,“幸福食堂”已经成为许多居民尤其是老年群体就餐的不二选择。“幸福食堂”是落实服务老年人助餐需求的重要举措,也是社会关切、群众关注、老人关心的民生热点。街道以服务保障社区老年人就餐需求为重点,以满足社区居民就餐需求为目的,以“敬老爱老、便民利民、共建共享”为宗旨,解决了辖区老年人最现实、最迫切的“用餐难”问题,更以其亲民的价格、便捷的服务在老年人中赢得了口碑和赞誉。老人们吃着可口的饭菜,脸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打造“幸福医馆”,把健康送到家。“老年人腿脚不方便,以前胃疼就是随便吃点药忍着,现在“幸福医馆”离家很近,看病比较方便,不然我也不会来。”常年患有胃病的王桂彩说。为进一步满足居民的健康需求,引导大家树立文明科学的健康理念,提高大众对相关疾病的了解,对未病者增强预防意识,对已病者提供科学应对的建议和疾病知识,街道不断发掘辖区各方力量,持续推进辖区“幸福医馆”建设工作。通过资源整合与站前新药特药、国文、中医馆等深化合作,共同运营的“幸福医馆”,通过日常医疗和集中上门两种服务形式,方便居民就近就医。“幸福医馆”在常年提供测血压、血糖服务的同时,定期为居民提供集中义诊、常态化医疗讲座、优惠购药卡等便利服务。
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街道将持续探索提升党建统领作用,发挥党支部、党员协调和示范作用,充分发挥品牌动能,深化拓展党建服务工作。通过生活帮助、情感慰藉、人文关怀等服务,真正将关心关爱送到群众身边,努力让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