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公主岭市互联网信息中心
总第2406期
 
手机看报
解放战争时期的怀德县文工团
新闻作者:公主岭市档案馆供稿  发布时间:2024年01月25日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解放战争时期的怀德县文工团


怀德县文工团剧照


1948年下半年,中共怀德县委根据革命形势的需要,经过几个月的酝酿和协商,经请示辽北省委(1948年10月29日~1949年4月21日,怀德县归辽北省直辖)同意,决定成立怀德县文工团。
1949年初,怀德县委在县内抽调赵洪沛、刘洪林、荆尉新、林波、吴铁良等5名文艺骨干,送辽北省文工团学习两个半月,同时还请求辽北省委支援一部分文艺骨干。省委同意从鸭绿江文工团抽调人员支援怀德县文工团。1949年4月10日,怀德县文工团于怀德镇成立。辽北省委派鸭绿江文工团徐艺、刘会茹、王梅、艾慕、堵继文等人来怀德县文工团支援,徐艺为文工团团长。团员从怀德镇、范家屯镇、黑林子镇的文化馆、文化站及业余剧团演员中选拔30多人。舞台、美术、灯光、效果、服装、道具、宣传等均由全体演员分工兼任,演职员生活实行供给制。这支队伍的特点是夜间是文工队,搭台子,给群众演出节目,白天是县委工作队。他们无论走到哪里,都住在群众家,吃在群众家,为群众挑水、扫院子,帮助群众搞生产,向群众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动员群众参军参战,支援前线,深受群众欢迎。群众反映“这个工作队好,白天工作,晚间演戏,八路军好,共产党好”。
组建后几个月期间,文工团配合党的中心工作,先后赶排了话剧、歌剧、秧歌剧等十余个剧目,其中主要有歌剧《血泪仇》《枪毙大法师》《二小参军》,秧歌剧《袁小土》《杨小林》,话剧《破除迷信》等。
这些剧目当时在公主岭、范家屯、刘房子、陶家屯、朝阳坡、黑林子、杨大城子、怀德、毛城子、双榆树等地巡回演出,为群众所喜闻乐见。
歌剧《血泪仇》演出时,每当演到农民王仁厚的儿子被抓走,儿媳被奸杀,老伴撞死等几个主要情节时,广大农民群众都悲愤得痛哭流涕,反响极其强烈。群众自发地高呼“打倒反动派”、“打倒地主”等口号,有力地推动了土地改革和参军支前工作。怀德县划归吉林省管辖后,由于当时农村缺少干部,怀德县委把这批经过锻炼和考验的文艺骨干集中起来,学习了一个月后,分配到农村各区人民政府机关工作。
                    (公主岭市档案馆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