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市特殊学校教师李丽杰
伊海龙
“这是几?”
“……1。”
“这个呢?”
“……2、3、4……”
“然后呢?按照这个字帖我们继续记数,接下来,咱们讲一下幂的运算方法。”
在市特殊教育学校的一间教室中,老师在黑板上写下了数学运算公式。教室里有4名学生,其中2名正在学习初中内容,另外1名正在学习1-10的计数。
特殊教育学校是一所公立特殊教育学校。现有教学班7个,学生47人。学生在校学习和生活不交任何费用,都由政府承担或者社会各界爱心人士捐赠。学校现有教职工36人,其中三分之二以上是超过50岁的教师。她们把一生都奉献给了特教事业,用耐心和爱心一点一滴地浇灌孩子们的无声世界,用生动流畅的手语向学生们传递世界的温暖和爱。
教师李丽杰说:“这里的孩子情况比较复杂,有些孩子是听力残疾,有些孩子是智力残疾,有的两者皆有……教学过程中我都是分层施教的。”
李丽杰所说的分层教学是指在教课过程中先按照课程大纲讲一次,让班级里能跟上教学进度的同学按照教学进度学习并安排他们练习。然后她单独辅导一名孩子做乘法运算,再教另一名孩子1~10的数字认识。她的这个班级一共有5名学生,每名孩子的情况都不一样,教起来要有侧重。
针对在课程中教师要照顾到每一名学生的情况并让他们有机会练习,李丽杰说:“学科的设计是综合的,对残疾孩子的教育是多方面的。绘画锻炼孩子的想象力和手指控制能力;律动课锻炼孩子的协调性;劳技课让孩子掌握日常生活劳动。学习成绩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帮助孩子们掌握一定的生活技能的基础上,引导他们有理想并有能力为之去奋斗。”
贾敏(化名)患有听力障碍和智力障碍。她刚来学校时头发乱糟糟的,抹着眼泪想回家。李丽杰说:“这是一个敏感的孩子,突然从家来到学校,没有安全感。开始的几天老师主要和她建立关系,陪着她吃饭,晚上像妈妈一样把她哄睡后再离开。”
贾敏(化名)的变化是巨大的,在毕业前她能够帮助新同学,毕业后,她在母亲开的一家小超市里帮忙。教师节时她给李丽杰发微信问:“老师,在吗?”李丽杰回:“我在!”贾敏(化名):“教师节快乐!想你。”
李丽杰说:“我很开心,开心孩子生活近况很好。对于特殊教育教师而言,我并不以孩子的成绩来考量孩子的价值和自己的工作价值,我们关心的是孩子们在实际生活中能够照顾自己,更好地生活。每名孩子的情况都是不同的。有些孩子看到他通过努力生活能够自理我们很欣慰,有些孩子他有条件,也有理想,我们也会和他一起努力。”
董华(化名)患有先天性听力障碍,是一名有着一双黑黝黝大眼睛、睫毛浓密的可爱男孩,他的父母都是聋哑人。刚开始的时候李丽杰要教会他“说话”,每一个音,每一个词要从聋生嘴里说出来需要教几十遍、几百遍,一点点地摆正舌位、正音调,就这样日复一日。李丽杰记得当时她在批改作业,一声不太清晰却很响亮的声音,让她又惊又喜,董华(化名)叫了一声“老师”,那一刻她开心得落泪了。
一个夏日的午后,董华(化名)突然高烧不退,在无法和他父母取得联系的情况下,李丽杰领着他去学校附近的医院看病。当医生询问病情时和护士给他输液时,李丽杰用手语帮助医生和他交流,周边不时投来异样的目光。在回校的途中,他们没有一句交流,但李丽杰从那紧握着她的小手中感受到了谢意和信任。
经过努力,董华(化名)以园林专业全国第一名的成绩被北京联合大学录取,同时他还考取了天津理工大学计算机专业。
李丽杰说:“孩子一开始来的时候,并没有什么理想和目标。作为一名教师你要善于引导和鼓励。”
学生李华(化名)也是一名自强的孩子。学习时他问:“老师,课本的知识我学会了,您可不可以用课外的时间辅导我学习普通学校的教材。我想做一名时装设计师。”他努力学习甚至在寝室熄灯后也要给自己加量,站在走廊借着微弱的灯光看书。终于,经过努力,他考上了郑州大学。
特殊教育最重要的就是爱,用爱可以唤起特殊儿童的自信和自尊,用爱可以抚慰他们的心灵,用爱还可以开启他们智慧的大门。李丽杰说:“做一名特殊教育教师,要有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我想说没有爱更谈不上特殊教育。这些听障和智障孩子完全能从一个微笑、一个眼神、一声问候中感受到爱的温暖、教育的温暖。这教育的温暖来自朝夕相处的师生情谊,来自教师对学生的真诚关爱,也来自每天演绎的一个又一个的教育故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