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公主岭市互联网信息中心
总第2404期
 
手机看报
河 湾 十 二 月
新闻作者:杨俊峰  发布时间:2024年01月18日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河 湾 十 二 月
 
◇杨俊峰
(接上期)
入夏以后
雷声从后半夜响起,居然还伴着鸟叫声,但鸟叫是暂时的,也许它感觉自己的叫声超前和唐突,就把表现的机会让给了初夏的雷声。雷声开始有些沉闷,由远及近,渐渐的清晰高亢起来。夏雨潇潇而至,我已无法入眠。白天我和老伴儿决定把三顿饭变为两餐,因为一天足不出户,我们的消化能力在减弱。我把自己关在卧室里,读了一会儿张伟的小说儿,然后就开始对着手机编故事,边游戏边消磨时间。晚饭女儿主厨,我就餐的速度慢不下来,女儿说:这么快就吃完了?她是特意多做了两样菜。我急忙收拾好了厨房垃圾,就走到了小区户外。在送垃圾的途中,我隐隐约约地看到了栅栏外面那只白鹭在河边。过了一会儿,我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在拍摄白鹭上。疫情缓解后,白鹭的警惕性有所提高,我没有一下子找到拍鸟的理想角度。判断那只白鹭已经走到了河的拐弯处,我必须选择新的瞭望点,要钻进栅栏边的树丛,那里的植物主要还有野荷,刚下过雨,半人高的野荷叶上雨水泛着光。我顾不上许多,这里虽然没有路,但为了拍到白鹭,我必须新踩出一条小径。裤子已经湿了,衣袖也湿了,用那句老话激励自己: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终于拍到了白鹭雨后觅食的片子,我马上把它们发到了朋友圈。我总是这样,有点儿像小孩子乐此不疲。别人会笑话我吗?我管不了那些。我也没有马上跟老伴儿打招呼,就又去了环城水系园。果然不虚此行,华灯初上的水系园,彩虹初见晚霞绚丽,蛙鼓虫鸣如闻天籁,松果菊蜀葵花金丝桃等又是另一番风采。
不外乎花鸟
上午小区做核酸检测。下午太阳光显得很是强烈,四点多钟我才来到南河湾东部。那只熟悉的白鹭站在河南岸,距离它20多米的地方,我看到它的羽毛不是那么白了,略显灰暗。白鹭很警觉,意识到我的出现就飞到了河的北岸,由东向西,缓缓飞去。我很容易拍戏拍到了它的飞的样子。
穿过那座桥,我来到了河湾的东部,在距离废弃桥不到30米的地方,几乎贴到了水面的卧着姿态的柳树上,再次看到了我熟悉的白鹭。与上次不同的是,它站立的位置更接近河岸,距离地面更近。我尽管尽量隐蔽地接近,还是被它察觉了,所以只拍下一个镜头,它叫着飞走了。我小跑着跟在它的后面,它开始向着垂钓者的方向飞去,但中途就转向由南岸飞往北岸。我不能继续跟他耗着,就前往水系园,中途又拍到了一只白鹭。它在河的南岸站着,这时阳光已经不再强烈,我感觉它的羽毛还是那样的白色。为什么同样大小的白鹭羽毛的颜色有这样的差异?这是一个值得注意探讨的问题。
不外乎花鸟(续)
梅雨天说来就来了,老天变脸,我也要改变出游计划,你白天下雨,我早上就出门儿。
原来住的小区门口儿就是北河湾,那里是我拍照鸟儿发迹之地,但由于疫情,有近一个多月没去那里了,那里的夜鹭还在继续演练“皇帝登基”的游戏吗?黑水鸡们还在做捉迷藏的游戏吗?几只熟悉的白鹭老朋友也经常聚会吗?这样胡思乱想着,就来到了河边。由西向东查看,我想见的鸟儿们都没有踪影,只有扇尾鸽在南岸不紧不慢晃悠着。有聊胜于无,我不一定要拍照,但是对它们的活动,我还是照样感兴趣,就做了一个纯粹的参观者走到东面桥边。我正要离去,没想到迎面桥下闯出一只黑水鸡,随其身后又跟着三四个小不点儿。哈哈,你们还是出来了!我就拍照几幅水墨画似的片子,传到了朋友圈儿。
不外乎花鸟(续)
下午2:30左右,我和一个小伙子一前一后走上了12路公交车。刷码以后,司机告诉我们:你们的核酸码已经过期。要求是不超过72小时,你的已经是显示第四天了。车上只有我和小伙子两个人,我们俩无奈地对视一下,就张罗要下车。司机已经启动了车,他的表情略显严肃地告诉我们:下不为例!而我更应该珍惜这次出行机会。我到了南箐园正门,门口的标志牌儿也提示入园要求刷码,但是执勤的小伙子躲得远远的,在树荫下乘凉,这样我就顺利地进了公园。公园里的打卡点有两处。一处是玫瑰园,这里的月季花小有名气,进入五月后,我已经先后来过三次。第一次虚惊一场,以为是开过的花都被风雨吹落了,好一通伤感。此后再来这里,我感觉自己以前是自作多情了,月季花依然故我,次第开放,盛况空前。但是第三次来的时候,我只是欣赏了大部分,还有不少美丽的丰花月季没来得及拍照。这次我重点地加以弥补,照了好几个特写。下午阳光依然强烈,在第二个打卡处,也就是距离玫瑰园200米左右的蜀葵花,它们显然已经过了全盛期,而且被风吹得东倒西歪,有的花朵已经谢落,有的正在枯萎。我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拍了一些镜头,梅雨时节的严峻考验,这些蜀葵花还能经受得住吗?
梅雨天见闻(续)
宋代大诗人苏东坡写过那样著名的诗句:“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大诗人笔下描述的情景,在我现在住的青浦小区得以重现。搬进新小区不久,我就被这里的植被景观所吸引。小区里有一处喷泉景观,围绕这处景观的几棵树特别引人注目。靠近路旁一左一右是两棵橘子树,靠里面的甬路旁是杨梅果树,两棵树一高一矮,但都结满了杨梅果。进入梅雨季节后,有些熟了的杨梅果,经历了两场风雨后纷纷落地,果皮被跌破,已经不能入口,我感觉很是惋惜。
天气放晴的时候,我拎了一个塑料袋,来到树下采摘。不光是熟透的装进了塑料袋儿,接近成熟的我也摘下了一些。拿到家里以后,老伴儿见了皱起了眉头说:你这样随便采摘影响不好吧?我说:总不能让它白白地落在地上,那多可惜?而且我摘下来可不是为了我自己享用,近两天就会有医护人员来小区做核酸,我打算代表小区居民,把这些杨梅果送给他们,你看好不好?老伴儿一听,连声高兴地称赞我:不怪是当过记者的人,还真有一点儿全局观念。小二郎见到了我采的杨梅果,就要尝尝,特殊情况特殊对待,我也给了她几个,但只能给这几个,留下的要当赠品。小二郎说,我不白吃你的杨梅,我就去找些李子。
(写于2022年6月;待续)